按照市环保监测中心的预测,北京市此次污染过程到今天迎来峰值。果然上午8时全市整体处于中度污染水平,东南方向部分地区达到重度污染。但到中午12时,本市整体空气质量已经转为优良。可这是否意味着此轮污染就此结束?还不好说。
中午时分,空气质量:优!
市环保监测中心表示,上午8时全市PM2.5浓度呈现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六区PM2.5平均浓度为微克/立方米,属于中度污染水平。西北部郊区浓度最低,为71微克/立方米,属于良好水平。东南部郊区浓度最高,达微克/立方米,属于重度污染水平。
据介绍,昨天下午至入夜,本市地面处于高压后部,偏西南风,扩散条件不利,加之区域高浓度污染物输送影响,PM2.5浓度出现较快上升,从下午的轻度污染到昨晚19时已经上升至重污染水平。从昨天夜间到今天白天,本市地面低压,偏西南风,逆温较明显,同时湿度较大,污染扩散条件明显不利,污染积累叠加区域污染输送影响。
不过到今天中午12点,全市的空气质量已经普遍改善为优良水平:
记者刚刚从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处了解到,目前北京正受到较强的北部高压影响,大气扩散条件有所改善,这股高压的势力比之前预计要强,但是否意味着污染就此结束,还得看南部是否会有区域污染气团的传输回流,还需要下午进行进一步会商。
此外,根据预测,今天入夜,本市地面转北部高压前部,地面转偏北风,预计污染物浓度将逐步下降,后半夜冷高压继续加强,偏北风增大,扩散条件进一步好转,明天扩散条件仍较有利,预计空气质量良好。
此次污染受区域传输主导因素影响
昨晚市环保监测中心对此次污染过程进行解读。卫星遥感监测显示,此次区域重污染传输特征明显。23日早间京津冀中南部沿山前持续存在污染带,上午在弱偏北风作用下,京津冀北部空气质量有所好转。午后,偏南气流加强,区域重污染开始向北传输,逐渐影响本市。
2月23日14时北京空气质量污染分布
2月23日22时北京空气质量污染分布
此外监测显示,本市东南部受传输影响最为显著。气溶胶垂直雷达消光系数表明,东南部上空米左右高度出现气溶胶团传输且浓度较高,传输过程伴随着污染下沉,导致近地面PM2.5污染较重。
2月23日10:00-14:00北京及周边真彩色遥感图
生态环境部门查处涉气环境问题25起
记者从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昨天全市各区、各部门加强调度检查与督查执法,确保各项橙色预警应急减排措施落实到位。其中全市住建部门出动检查人次,共现场检查工地项,检查中发现问题工地27项,已全部整改。交通部门出动检查人次,对19项道路建设养护工程、9条道路改造工程进行检查,发现6处工地苫盖不严问题,已要求立即整改。
同时,市*府督查室、市生态环境局组成市级督察组,针对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期间各区安排部署及措施落实情况继续开展督促检查,进一步压实属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督察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大兴区礼贤镇应急预案可操作性不强,大礼路两侧多处建筑垃圾未采取有效抑尘措施,路面积尘较多;大兴区魏善庄镇检查人员安排不具体;昌平区沙河镇、百善镇均未实现道路清扫保洁机械化,无法落实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期间增加道路清扫保洁频次的要求。以上问题已移交属地*府并要求立即整改。
生态环境部门依托热点网格报警信息,加大巡查检查力度,检查各类污染源家。发现涉气环境问题25起,包括工地扬尘问题16起、无废气处理设施2起、餐饮油烟问题2起、露天焚烧4起、疑似“散乱污”1起。执法人员均现场制止,拟立案处罚3起、查封1起、责令整改6起、移送城管1起、移送属地处理14起。共人工检查重型柴油车辆次。其中,上路检测、处罚超标排放车辆辆次;入户检查处罚排放超标16辆次。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