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环保科普大气污染防治常识问答二
TUhjnbcbe - 2021/5/15 19:54:00

问:2+26城市、城市和城市是什么意思?

2+26城市:指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

城市:指全国个重点城市,包括京津冀及周边地区54个城市、长三角地区41个城市、汾渭平原11个城市、成渝地区16个城市、长江中游城市群22个城市、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以及其他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15个城市。(山东省除烟台和威海外的14个城市均在城市之列。)

城市:指全国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是什么?

自年4月以来,中国开展了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汇集国内多名环境科学、大气科学、气象科学以及行业治理等方面的优秀科学家和一线科研工作者,建成了天、地、空综合立体观测网,集中开展联合攻关,目前已基本弄清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的成因,实现了对重污染过程的精细化、定量化描述。(1)重污染主因——远超环境承载力的污染排放强度远超环境承载力的污染排放强度,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重污染形成的主因。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偏重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以公路为主的交通结构,导致单位国土面积煤炭消费量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钢铁、焦炭、玻璃、原料药等产量均占全国40%以上,大宗物料80%依靠柴油货车运输。从时间分布上看,受采暖影响,秋冬季一次细颗粒物和有机碳、黑碳等组分的月均排放水平是非采暖季的1.5至4倍,而散煤用量大的城市上述污染物在秋冬季的排放水平更高。从空间分布上看,区域内污染物排放总量大的城市为唐山、天津、石家庄、邯郸、淄博。从行业分布来看,钢铁及焦化行业主要分布在唐山和晋冀鲁豫交界地区,玻璃行业集中在邢台、淄博等地,石化化工主要集中在淄博、天津、沧州、石家庄等地。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PM2.5年均浓度达标(每立方米35微克)约束下,一次PM2.5、氮氧化物(NOx)、挥发性有机物(VOCs)及氨气(NH3)等污染物排放量仍远超环境容量。(2)重污染形成诱因——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快速累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位于太行山东侧“背风坡”和燕山南侧的半封闭地形中,削弱了该地区秋冬季盛行西北季风的作用,“弱风区”特征明显,污染物扩散条件较差。在当前高强度的污染物排放背景下,一旦出现不利气象条件,极容易产生本地积累型污染。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各城市污染程度受到整个区域的传输影响,全年平均贡献约为20%至30%。(3)二次转化是京津冀大气污染积累过程中爆发式增长的动力PM2.5二次转化微观机理十分复杂,硝酸盐、硫酸盐、铵盐和二次有机物等组分快速生成助推了PM2.5爆发式增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中NH3的浓度显著高于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处于富氨状态,近年来区域内二氧化硫的浓度不断下降,大气中NH3的浓度不降反升,更加有利于硝酸盐的形成。对历次重污染过程的精细化定量化分析表明,每次污染过程都可以解释为污染物本地积累、区域传输和二次转化综合作用的结果。

问:什么是大气环境容量?

在给定的自然条件和污染源特征下,为实现环境空气质量保准或特定控制目标,一定时间内区域大气环境可容纳的污染物最大排放量。在当前的污染排放水平下,大气环境容量波动就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问:大气环境容量受什么因素影响?

大气环境容量主要受自然因素和污染源特征影响。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污染源特征主要包括:污染源布局、污染物构成等。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污染物在区域内输送、转化、积累,形成污染过程。

问:大气环境容量是一成不变的吗?

对特定区域而言,地形地貌基本稳定,在一段时间内污染源特征变化也较小,因此,大气环境容量在短期内主要随垂直自净能力、水平自净能力、沉降、湿度等气象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频发与大气环境容量有关系吗?

远超环境承载力的污染物排放强度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空气污染形成的主因和内因。不利气象条件造成污染快速累积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污染形成的诱因。

问:不利的气象条件包括哪些,如何影响空气质量?

影响空气质量的不利气象条件主要包括:逆温、静稳、高湿。

逆温——正常情况下,地面温度高,高空温度低,空气自下而上流动,有助于污染物的垂直扩散。但在发生逆温时,情况刚好相反,高空温度比地面高,空气垂直上升受阻,就像锅盖一样盖在区域上空,污染物难以扩散。

静稳——静稳天气的“静”主要是指水平方向风速小(小于1米/秒),污染物不易扩散。“稳”主要指垂直方向的层结比较稳定,低层是重的冷空气,上面是轻的热空气。简单地说,就是垂直方向下层空气冷、沉,上层空气热、轻,难以产生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的垂直方向的对流循环,这样的大气结构稳定,空气流通差,极其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出去。

高湿——高湿环境即在大气相对湿度较高的条件下,有利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等气态污染物转化为硝酸盐、硫酸盐、铵盐等成分的二次颗粒物,加重PM2.5的污染。

(来源:山东环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环保科普大气污染防治常识问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