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早,阳光毫不吝啬地覆盖了京城,天空一碧如洗。据北京市专业气象台高级工程师全红月介绍,今天早上6时,城区各路段的能见度都在10公里以上。
大气透明度给力,今天的最高气温也将一路攀升。上午9时,南郊观象台气温已升至2.4℃。据全红月介绍,城区下午的最高气温甚至能达到7℃左右。在这样一个天暖风清的日子,适合市民开窗通风晾晒被褥。
今天本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截至上午10时,PM2.5浓度城六区(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为28微克/立方米,东北部(怀柔、密云、平谷、顺义)为21微克/立方米,都为一级优水平。
据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预报,今天本市冷空气有所转弱,扩散条件一般。今天夜间开始,控制北京的气压场减弱,空气质量随即转差。
据京津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小玲介绍,今天夜间至13日将有一次轻度到中度污染,但持续时间不长。预计周日夜间,北京将有明显的雨雪天气过程;12月14日,又有一股强冷空气影响华北地区,蓝天至少将维持到下周四。
分析暖冬静稳天气加重雾霾频率
据市气候中心副主任王冀介绍,影响冬季京津冀地区气温异常的主要大气环流因子包括东亚冬季风、西伯利亚高压。
世界气象组织目前已经确认,今年全球达到强厄尔尼诺状态。当厄尔尼诺事件出现时,中东太平洋海温增强、西太平洋副高偏强、偏西,而西伯利亚高压偏弱、东亚冬季风偏弱,这就对应着京津冀地区冬季气温偏高,暖冬出现的概率较大。
实际上,出现厄尔尼诺的年份,北半球一般都会经历暖冬。暖冬期间,冷空气向南伸展的幅度会缩小,“打压”了冷空气势力,因此容易出现静稳天气。
一旦静稳天气出现,京津冀地区便处于高压底部,偏南暖湿气流又源源不断地向华北地区输送水汽,进一步加强雾、霾颗粒形成。王冀表示,随着湿度增加,污染物颗粒会吸湿增长,导致能见度降低。所以受厄尔尼诺影响,暖冬下的京津冀,雾霾频率会有所增加,程度也会加重。
总结预警措施有效果日均污染水平降级
市环保局对此次空气重污染预警减排措施进行了初步效果评估,结果显示,强有力的预警减排措施将日平均污染水平由严重污染压低至重度污染水平。
在本轮空气污染过程中,从12月6日下午起,浓度开始上升,7-9日维持重污染程度,10日8时开始明显下降,至中午基本全面达到优良。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前期橙色预警已启动一部分措施,随后红色预警启动,措施进一步加大,并且实行机动车单双号行驶。
具体来看,12月8日至9日,PM2.5浓度整体波动在-微克/立方米之间,积累速度减缓,没有出现明显快速的爬升,污染过程的峰值浓度比预计的偏低;根据初步测算结果,减排措施将日平均污染水平由严重污染压低至重度污染水平,即从空气质量标准中最严重的六级压低至五级。
从空间上看,本次空气污染南北分布较为平均,差异不大,与京津冀地区全面启动减排措施,减缓了区域污染积累和影响有直接关系。
启动单双号限行削峰抑污作用明显
红色预警措施中的一大强制性措施即启动单双号行驶措施。据悉,单双号行驶等措施极大减少了高峰时段的怠速排放。
根据市环保局在西直门北大街交通站的车流量观测结果,12月8日,学院路地区车流量比前日下降7%-13%,全天平均车速提升近8%,尤其在早高峰时段(7-9时),车速提升近1倍,极大减少了高峰时段的怠速排放,对空气污染“削峰”作用明显。
交通环境监控站一次污染物一氧化氮(NO)的监测结果显示,早高峰时段的峰值浓度出现了明显下降,与其他重污染日相比,降幅接近40%;外围环线的夜间峰值也有明显下降。机动车直接排放水平的降低减少了向PM2.5的二次转化,对抑制污染程度进一步加重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关“最严执法”查处起违法问题
12月5日,本市提前发布空气重污染橙色预警指令后,市环境监察总队当天即组织全市环境监察力量投入应急执法检查,并按照空气质量预测结果提前对后续执法工作进行部署。截至12月10日12时,全市共检查排污单位或点位家次,发现并查处环境污染问题起。
其中,起问题由环保部门处理,包括小型燃煤设施违法排污问题66起,小企业挥发性有机物(VOCs)治理设施和餐饮油烟排放问题28起,工业企业未停产问题1起,煤堆料堆未覆盖问题6起;23起问题移送其他部门处理,包括土石方工地未停工问题6起,露天烧烤焚烧问题8起,工地扬尘问题9起。
本次,京津冀联动执法共出动执法人员人次,检查各类排污单位或点位家次,发现并查处环境污染问题或点位起。天津市检查家次,发现并查处问题63起;河北省检查家次,发现并查处问题72起。
来源:法制晚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