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的背后成因主要有两个方面因素:污染物排放、大气环境容量。当污染物排放超过大气环境容量时,就会发生空气污染。
在一定时间内,区域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一般变化幅度并不是很大。而大气环境容量,却更容易产生较大幅度的波动。造成大气环境容量波动的主要因素就是气象条件的剧烈变化。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的一句词“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说的就是气象变化莫测,不可捉摸。所以说,一个区域大气环境容量大小,在短期内相当程度上是受到气象条件的影响。当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低于污染物排放量时,就会发生污染过程。那么,气象因素是怎样影响空气质量的?“气象条件是影响大气环境容量变化的关键,主要通过水平平流、垂直扩散以及干沉降和云雨清除等过程影响空气质量,主要体现在垂直和水平方向的自净能力。”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王自发研究员介绍说,“垂直自净能力,与边界层结构、逆温等温度层结密切相关。”
垂直自净能力垂直自净能力可以理解为:流动的空气在垂直高度上的“活动范围”。“活动范围”越大,污染物显得越“稀疏”,“活动范围”小了,污染物就显得很“拥挤”。
记者打个不是很恰当的比方,就好像我们加热一壶水,开盖时,水蒸气都升腾散发出去了。而大气边界层高度低时,就好比加了锅盖,水蒸气不能垂直散发,都积攒在锅里。重污染天气时,边界层可降低至平时的三分之一,仅-米,导致垂直方向大气扩散能力变差。
水平自净能力这个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水平自净能力用风速大小表征,是指大气水平层面的扩散条件。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理解的“风来了,把雾霾吹散了”。
重污染期间,风速非常慢,常常不足2米/秒,导致污染物“吹不散”,“堆积”在区域空气中。沉降“沉降包括干沉降和湿沉降。”雷宇介绍说,“降水就是典型的湿沉降。这也就是为什么雨后的空气比较清新的缘故。”
沉降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清洁空气,降落的雨水会带着空气中的污染物落到地面上。湿度一定有许多人和记者一样想不通,湿度和空气污染有什么直接联系吗?
“高湿度的环境有利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等气态污染物转化为颗粒物。”雷宇说。空气质量的改善,我们从未停下脚步气象条件是“老天爷”决定的,人类很难改变。所以,我们要改善空气质量,只有大幅度削减大气污染排放量,使其降低到环境容量允许的范围内。
“就以元宵节期间的重污染天气为例,分析模型表明,在元宵节前后的不利气象条件下,要保证不发生重污染,还需要污染物减排达到50%以上。”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严刚副院长说。经过近些年的持续努力,黑龙江省区域内重污染发生的频次、范围、强度均明显降低。年,黑龙江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3.3%,在东北三省一区中排名第1位,全国排名第8位。即便如此,在遭遇极端不利气象条件时,重污染天气还是难以避免。未来,我们则需要在人为能够控制的部分加大管控力度,持续推进污染源减排工作,为我们未来大度数时候都可以蓝天白云而努力。如果你还想全面、完整地了解大气污染的相关知识,可以点击下面的视频一探究竟,获得专业、权威、详细的解答:来源:中国环境报往期精选
这一周,这些事(4.6-4.12)鹿鸣矿业和伊春绥化两市联动全面开展河道清污工作排行榜丨生态环境系统*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