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应该是什么样的?它对我们有多重要?我们如今呼吸的空气和化学课本中的又有哪些不一样?雾霾来源真的只是汽车尾气吗?也许在你看来,这些问题没有任何难度,但仔细想想,你真的知道正确答案吗?(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1.空气到底有多重要?
在化学课本中,对“空气”一词有着严谨科学的定义:
空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混合物,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以及其他物质(水蒸气、杂质等)组合而成,自然状态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氮气,占到总体积的78%,其次是氧气,占比21%,剩下的则是各种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杂质等。
空气是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物质
那么空气到底有多重要呢?我们都知道它是地球上动植物生存的必要条件,动物的呼吸和植物的光合作用都离不开空气,但空气的作用可不仅仅提供呼吸这么简单。
如果地球表面空气突然消失,大批动植物会感受到真正“身体被掏空”的感觉,瞬间萎缩死亡。强烈的太阳光将没有任何阻碍直接照射在地球表面,陡然增高的地表温度犹如核弹爆炸,就像电影《终结者》里描述的场景一般。即使个别生物能够侥幸活下来,到了晚上还要忍受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地球将变成和火星一般的荒凉模样。
瞬间的高温犹如核爆
除了直射的阳光,幸存下来的生物还有更多需要担心的。没有大气层的阻拦,地球相当于在银河系中“裸奔”,各种小行星将以超高的速度与地球发生碰撞,用不了多久,地球就会变成宇宙史上的一粒尘埃。
无数小行星的撞击将使地球成为尘埃
当然,拥有空气的我们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剥夺了我们呼吸的幸福感?我们如今呼吸的空气和课本上又有哪些不同?
●如今的空气是什么样的?
空气包裹在地球的外面,厚度达到数千千米,这一层厚厚的空气被称为大气层。我们每天生活在大气层最底部,也就是对流层中。理论上,地表的绿色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以及阳光和水合成营养物质,同时释放氧气;人类和其他动物呼吸空气来摄取氧气,同时我们还需要氧气从摄入的食物中获取能量。
雾霾笼罩下的北京
然而如今的空气却和书中描写的不一样,除了必要的组分外,我们每天呼吸的空气中更多的是各种杂质,突如其来的污染让整个城市笼罩在恐慌中。在雾霾最严重的几天里,仅北京城上方米范围内,就悬浮着多达吨污染物,空气中至少有3万种成分(包括有机物、硫酸盐、硝酸盐、铵盐、碳以及铅、锌、砷、镉、铜等微量金属元素)看着眼前的迷雾,让人不禁担心前面会不会突然钻出一个怪物。
追溯中国的空气污染史,我们会发现时间其实并不长,“雾霾”真正成为自然灾害的一种也不过两年多的时间。然而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它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展示了超强的破坏力。
因为雾霾的存在,北京和“宜居城市”一词几乎永远不会产生任何联系。英国经济学人智库将北京的宜居指数定为4.5,要知道这一指数的下限是5。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将北京列入“艰苦地区”名单,被派遣至此的员工还可享受“危险津贴”。让我们来看一下员工能够享受“危险津贴”的还有哪些地区:伊拉克、阿富汗、尼日利亚...北京的污染已经成为一场波及全民的“战争”。
对空气污染危害的不了解让我们无法理解外国人在中国戴口罩的行为,还记得年因为戴着口罩被中国网友怒喷一气的美国自行车运动员吗?如今口罩几乎已经成为北京上班族的标配,然而今天的我们真的了解雾霾了吗?
3.污染来源真的只是汽车尾气吗?
似乎从“雾霾”一词在中国火起来以后,路上的司机就莫名成了众矢之的,砖家们研究雾霾的套路也几乎一致:首先强调雾霾的严重性,然后讨论糟糕的交通状况,最后得出“雾霾就是汽车尾气导致”的结论,然而事实真如其所说吗?
在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化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通过将全球性大气化学模型与人口和健康数据相结合,对空气污染物及人类死亡率的关系作出估计,并分析了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
燃料的燃烧才是雾霾的罪魁祸首
令人意外的是,人们普遍认为工业和交通运输是最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但在全球范围内却并不是这样。研究人员称,在污染最严重的中国和印度,产生雾霾的主要原因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燃料燃烧,包括做饭和取暖。虽然这些活动只会产生“少量的空气污染物”,但对这两个超级大国来说,产生的污染量同样是惊人的。我国有句成语“众人拾柴火焰高”,如今看来,众人拾柴雾霾也会相当严重。
汽车尾气的主要危害是全球气温升高
当然,大量的汽车尾气并不是无害的,汽油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氮氧化物等污染物,造成的最直接的后果是全球气候变暖,而雾霾与尾气并无太大关系。工业生产、个人燃煤等才是造成雾霾最主要的原因,这也是为什么每到秋冬季节北京的雾霾就会大范围爆发,而春夏两季环境就会相对好一些,突然的APEC蓝、阅兵蓝也就不难解释,周围的工厂全部关停,空气当然就好了。
如今我们天天都能听到“治理雾霾”的口号,然而当大多数人对雾霾的成因都不了解的时候,再怎么治理也只是南辕北辙。如果目标已经出现偏差,再努力结果也只能是错的更多。在笔者前几天的一篇文章《中国绝非首例!盘点历史上严重的雾霾灾害》中,网友也提到,有这么多前车之鉴,难道中国也必须要走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吗?如何在不影响经济发展的前提下有效治理雾霾,成为当下最严峻的问题。
当然,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标准答案,当改变不了大环境的时候,我们能够做的也只有保护自己和家人的呼吸健康,无论是购买空气净化器还是为家人买一个防雾霾口罩。在雾霾面前,没有任何特权,无论你身在何处,从事何种职业,收入是高是低,都必须正视这一现实情况。也许污染还将持续几十年,又或者雾霾在不久后烟消云散,无论结局如何,这场由我们自导自演的灾难剧,将在每个经历过的人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