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活动儿诗欣赏家
TUhjnbcbe - 2025/5/11 16:22:00
儿诗内容

活动目标

1.了解儿诗《家》的内容与角色间的关系,感受动、植物与大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有初步的环保意识。2.尝试有感情地学念儿诗,并在大自然场景中大胆地进行角色表演,体验诗与自然的美。3.学习相应的词语,如,密密的、清清的、齐心协力、低碳出行等。

活动准备

1.头饰及道具,小鸟的、小兔子的,蘑菇、水草、丝巾等。

2.诗歌内容贴绒,角色、角色各自“家”的贴绒等。

3.场景布置,选用自然场景及水草架子、草地架子,白云、树林等。

4.幼儿已有一定的环保知识。

5.儿诗配乐。

活动过程

谈话导入,经验反馈

——提问: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谁来说说你的家?

重点:要求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完整表述,教师随时梳理。如,你有个好宽敞的家,你有个温暖的家,你的家好舒适,你的家真优美,让孩子对家有温暖、幸福、优美等感觉。

欣赏儿诗,理解内容

1.教师有表情地念诵儿诗。

——提问:听听儿诗里有谁,讲了什么事?

——据幼儿口述,出示角色图片。

2.再次倾听儿诗,理解儿诗内容。——提问:儿诗里讲了谁的家?它们的家分别在哪里?

重点:理清角色顺序及它们各自的“家”。

3.学念儿歌,感受儿诗的优美。重点:鼓励大胆念诵儿歌,并用表情、声音处理、动作辅助表达,进一步理解儿诗内容。4.分析角色与环境的关系,有初步的环保意识。——提问:小鸟怎么会爱上天空?它为什么找蓝蓝的天空当“家”?重点:幼儿了解天空的浩瀚,环境优美、空气新鲜,所以小鸟喜欢。——提问:蘑菇为什么把密密的树林当成自己的家?重点:了解蘑菇喜欢树林荫凉湿润的环境,喜欢长在枯树或树叶堆上来吸收养分。

总结:小动物、小植物喜欢生长在环境优美、适合自己生长的地方。

谈话导入,经验反馈

1.观察“空气污染”图片,了解、讨论空气被污染的原因。——提问:你发现这张图片的“天空”变得怎么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重点: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反馈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如,有工厂排烟、汽车尾气、焚烧垃圾、燃放烟花爆竹等。——提问:小鸟的“家”被污染了,它会有怎样的心情?重点:让孩子站在小鸟的角度,感受无家可归时的难过、悲伤心情,从而引申到保护人类生活的环境。2.根据儿诗内容,引出如何保护环境的方法。——提问:我们怎么才能把干净的天空还给小鸟,还天空一片蓝呢?重点:请幼儿用较完整语言讲述如何保护环境的方法,如,低碳出行、少抽烟、禁止焚烧等。

总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只要人人都出一份力,保护我们的环境,我们的家园就会变得温馨、和谐、美好。

情境表演,体验美好

1.交代场景,尝试儿诗表演。——幼儿在自然场地上观察儿诗中的“天空”“树林”“草地”“小河”四个场景,自由选择角色,佩戴运用相应的头饰和道具,尝试边念诵边表演儿诗内容。2.放录音进行配乐儿诗表演,激发幼儿的想象和表演的积极性。

3.根据表演需要,幼儿交换头饰、多次表演儿诗。在表演中鼓励幼儿大胆创编动作。

幼儿尝试表演

重点:鼓励幼儿有感情地学念儿诗,在大自然场景中大胆地进行角色表演,感受表演的乐趣,体验诗与自然的美。结束语:你们表演得跟大自然的景色一样,好美好美!这样吧,还有一点时间,我们再去大自然里玩儿吧!
1
查看完整版本: 幼儿园大班公开课语言活动儿诗欣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