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成年人通常每天呼吸2万多次,需吸入10~15立方米空气,空气的清洁程度与人的健康关系密切。
进入11月,原本秋高气爽的北方,已经出现了多次中轻度污染。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直径≤2.5μm的颗粒物(PM2.5)、二氧化氮(NO2)、臭氧(O3)和氮氧化物(NOx),与更高的肥胖风险、血糖失调和2型糖尿病风险有关。
空气污染是人类面临的最紧迫的环境健康问题,《生命时报》(
吸烟导致约万人死亡;
艾滋病造成万人死亡;
寄生虫或昆虫携带的疾病导致60万人死亡;
包括战争在内的所有形式的暴力行为造成53万人死亡。
就空气污染而言,PM2.5是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
PM2.5的来源,小到居民用于取暖、餐厨所用燃烧物排放的废气,大到交通尾气、工业加工及发电厂等排放的烟气,都会有所“贡献”。
这些颗粒物悬浮在大气中,如果浓度太大就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美国独立非营利机构健康效应研究所(HealthEffectsInstitute)发布的《年全球空气状况报告》显示,年空气污染移从全球第五大死亡风险因素上升到第四大死亡风险因素,世界上90%以上的人口被高PM2.5浓度所影响。
年全球因不同原因造成死亡总数的排名情况.(图片来源:IQAir)
年全球城市PM2.5年暴露情况地图(图片来源:IQAir)
虽然从起,大气环境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密度大,要让PM2.5浓度降至世卫组织的世界健康标准仍需更大的努力。
空气污染诱发多种致命疾病
年5月,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人员在国际环境健康期刊《EnvironmentInternational》发表的论文显示:
空气污染会严重损害肠道细菌,进而增加肥胖、糖尿病、肠胃紊乱和其他慢性疾病的风险。
该研究首次将空气污染与人类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联系起来。
空气污染对人体产生的伤害,其中包括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内分泌系统的破坏。
增加新冠死亡率
长期暴露于可吸入颗粒物浓度较高的污染环境中,会增加肺部对病毒的易感性。
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新冠死亡率较高的地区与长期严重污染的地区有明显重叠,同样是1微克/立方米的小幅污染浓度增长,所导致的新冠死亡率增长数量达到了全因死亡率的20倍。
增加心脏骤停风险
PM2.5每增加10微克/每立方米,引起患者心脏骤停的风险就增加1%~4%。
损伤大脑
空气污染可能会对大脑中的白质产生一些影响,而白质所起的作用是协调大脑各区域之间的沟通。此外,随着空气污染程度的加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也有所上升。
骨密度下降,易骨折
空气中细颗粒物水平可能影响骨骼健康,生活在空气污染较重地区的居民,出现骨质疏松和骨折的几率较高。
增加早产风险
妇女怀孕早期及中期暴露在污染空气下,会增加早产和新生儿体重低的风险。
增加中风风险
所有类型的污染物均与中风风险增加相关,且污染物水平越高,中风病例越多。
男性精子质量差
暴露在细颗粒物空气污染环境下的男性,可能会出现精子变小和形状异常的问题。
女性月经紊乱
女性月经的周期运作是对体内激素活动做出的反应,而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质会影响到人体的激素分泌。
别绝望,8招自行抵御污染
治理空气污染是一个系统、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限制机动车数量、限制重工业排放、控制城市化的速度(避免形成超大城市的格局,保证城内和城间绿化带,让污染物有缓冲的空间),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其累积效应。
空气污染难以完全躲避,但作为普通人可以采取措施应对:
1
戴好口罩和帽子
雾霾天出门要戴N95口罩,哪怕只有十几分钟。
头发对雾霾的吸附能力较强,外出戴帽子也有助防护。与短衣服相比,穿长衣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与雾霾的接触面积。
2
回家后及时清洗口鼻
皮肤是是人体与外界空气接触的第一道关口,是防止灰尘、病毒及各种脏东西侵入呼吸道的重要防线。
从室外进入室内,需要及时洗脸、漱口、清理鼻腔。脱掉外衣去掉身上所附带的污染残留物,避免对室内造成二次污染。
3
装个空气净化器
雾霾天,应开启空气净化器净化室内空气,根据房间面积、净化器的功率等情况,持续开启一定时间,降低室内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使用时可以先开30分钟大风档初次过滤,再逐渐减少净化器的风量,尽量将净化器摆放在室内居中的位置,以便全角度净化空气。
4
做完饭再开3~5分钟油烟机
建议选用清洁能源、高燃烧效能灶具,减少污染。
一定要使用抽油烟机,减少厨房油烟污染。做饭结束后也别马上关,再开3~5分钟,去除多余油烟。
5
避免室内吸烟和烧烤
只吸一支烟,也需要开窗通风16个小时以上才能使PM2.5浓度恢复之前水平。室内吸烟还会遗留三手烟,它们散落在墙壁、家具、衣服、餐具等上数月之久。
室内烧烤产生的烟气量和热量过大,会导致排烟不足,油烟机、油烟道内烟气温度过高,甚至导致发生火灾。
6
适度开窗通风
开窗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最简单方法。
当室外空气质量较好时,可以多开窗通风,对室内二氧化碳、甲醛等物质稀释效果明显。遇到雾霾天时,选择雾霾较轻的时候间歇式开窗。
7
每周吃两次深海鱼
每周吃一到两份(约80~克)深海鱼,能提高血液中欧米伽3脂肪酸的含量,有助保持大脑体积,并防止空气污染的潜在毒性效应。
8
多喝绿茶
被污染的空气中有大量的毒素和自由基,会加速皮肤老化。绿茶中的抗氧化物可以与毒素和自由基发生反应,延缓衰老。
(来源:生命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