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南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8年在中部省会城
TUhjnbcbe - 2025/1/21 16:20:00

9月29日上午,南昌市委宣传部、南昌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召开“南昌这十年”系列主题之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十年来取得的成就以及下一步工作举措。

过去的十年,是南昌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快的十年,省委、省政府立足绿色生态这一最大财富、最大优势、最大品牌,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持续发力,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

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被动应付”变为“主动作为”

这十年,我市组建了由党委、政府主要领导任“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下设10个专业委员会,涵盖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各大领域,构建了齐抓共管、联防联治的生态环境保护大格局。进一步厘清政府职能部门承担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范围;推进构建以排污许可制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已将个(重点个、简化个、登记个)固定污染源纳入排污许可管理;形成了责任明确、途径畅通、机制完善、技术规范、保障有力、赔偿到位、修复有效、公开透明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已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48万元。

各级党委、政府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环保工作从原来的“单打独斗”变为现在的“协同共治”,从原来的“被动应付”变为现在的“主动作为”,生态文明理念更加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成为全社会的普遍共识。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这十年,南昌市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碧水保卫战和净土保卫战,强力攻坚治污,切实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全市细颗粒物(PM2.5)浓度从69微克/立方米下降到31微克/立方米,改善幅度达到55.1%;优良天数比例从60.8%增加到91.5%,提升30.7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8年在中部省会城市排名第一。尤其是年,我市在中部省会城市和全省设区市中率先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并连续四年保持稳定。

全市断面水质Ⅱ类水比例上升至57.6%,提高了13.1个百分点;国考断面Ⅱ类水比例上升至66.7%,提高了38.9个百分点;鄱阳湖南昌湖区总磷浓度降至0.mg/L,下降了27.3%,城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获评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年赣江干流南昌段10个断面首次全部达到Ⅱ类并保持稳定,实现了又一个历史性突破。

全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良好,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了23.69%,受污染耕地和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超过95%,老百姓吃得更放心、住得更安心。年、年,我市连续两年荣获全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优秀等次,这是对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可以说,今天的南昌,天蓝、水清、地绿,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宜居、更宜业、更宜游。

环保执法变得有“温度”用心解决生态问题

这十年,南昌市生态环境部门积极推进“主动上门式”服务企业接待日工作,通过采取上门服务、技术帮扶、视频办理等多种形式,真正做到急企业之需、帮企业之困、解企业之难。自开展服务企业接待日以来,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共接待企业家,企业参与接待人员余人次,受理问题个,现场答复或解决问题个。积极引导企业做好环保整改工作,既指出企业存在的环保短板,同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让环保执法在不断加大“力度”的同时,变得越来越有“温度”,有力促进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32个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96%“全程网办”、50%“立即办”,服务重大项目落地,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仅今年以来,我们就审批了81个项目环评,涉及总投资超过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生态环境支撑。

记者了解到,年以来,全市平台信访件数量从最高的件降至年的件,降幅达77.36%,今年以来的信访件更是降低至55件。自年开展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后,反馈涉及我市的问题共个,达到整改时限的个问题已完成整改个,完成率99.0%;交办信访件件,已解决件,解决率99.8%。其中,麦园垃圾填埋场蝶变新生,环境问题得到彻底整改,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零填埋”。

积极发挥生态优势影响力不断提升

这十年,我市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出发,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我们充分依托丰富的水系资源,积极发挥南昌候鸟种群逐年稳定、种类日益丰富的优势,累计投入多亿元用于湿地保护修复,实施了玉带河、象湖、幸福渠等系列湿地生态修复治理工程,通过截污纳管、水系连通、自然岸线恢复、野生动植物栖息地恢复等措施,修复了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善了城乡人居生活环境,有效保护了鄱阳湖生态系统的健康,持续擦亮了南昌"候鸟天堂"名片,全市城市绿化覆盖率达43%,各类湿地面积占比已超过了20%。

据了解,今年6月,南昌成功入选国际湿地城市名单。同时,时隔40余年“微笑天使”江豚又再次溯江而上嬉水南昌扬子洲、逐浪八一桥,“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在军山湖再次出现;全球98%以上的白鹤、95%以上的东方白鹳、70%以上的白枕鹤、60%以上的鸿雁在鄱阳湖越冬,极其罕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胸鹀也现身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十年来,累计创建了国家生态区1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1个、国家级生态乡镇5个、江西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省级实践创新基地3个、省级生态县区3个、省级生态乡镇33个、省级生态村59个、市级生态村个、省级水生态文明乡镇2个、省级水生态文明村37个,荣获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集体1个,生态南昌的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

来源:南昌晚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南昌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8年在中部省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