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2020年全国PM25浓度同比下降8
TUhjnbcbe - 2024/7/6 16:41:00

年2月25日,生态环境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通报,年全国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

刘炳江表示,“十三五”制定的约束性指标均全面超额完成。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7%,比年上升5.8个百分点(目标为3.3个百分点);PM2.5未达标城市平均浓度比年下降28.8%(目标是18%)。

主要污染物方面,6项污染物平均浓度同比均明显下降。年,全国PM2.5、PM10、O3、SO2、NO2、CO平均浓度同比分别下降8.3%、11.1%、6.8%、9.1%、11.1%、7.1%。其中,O3浓度自年来首次实现下降;NO2浓度在连续几年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明显下降。

刘炳江称,“十三五”期间我们取得一定成效,全国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比从年的2.8%已经下降到年的1.2%,重点地区改善更明显,从5.0%下降到1.9%,北京从年的58天下降到现在一年只有几天,成绩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现在的重度污染天气过程特征改变也比较明显,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浓度值不像原来动辄爆表,峰值大幅降低,范围相对集中,并且基本消除了严重污染天气。

不过,刘炳江指出,从重点区域看,长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总体基本达标;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PM2.5和O3浓度仍然超过国家二级标准。此外,个别地区、个别时段重污染天气仍有发生。全年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主要发生在冬春交替时段,集中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等。“十四五”完成“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的目标任重道远。

此前,“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对此,刘炳江表示,“我们分析了全国重污染天数的构成,长江以南基本上没有重污染天气了,黄河到长江之间还有个别城市有,主要频发的地区是在京津冀、汾渭、东北和西北地区这四个地方,而且是局地的。”

另外,不同地区重污染的成因不尽相同,京津冀和汾渭平原主要是燃煤多,工业集聚,车也多,三大结构问题比较突出。东北地区重点是烧秸秆,现在三月份,又快到了烧秸秆的季节,东北地区秸秆量比较广,烧秸秆的窗口期短,往往和不利气象条件重叠,容易出现重污染,人民群众的意见也比较大。同时,东北地区散煤的治理还在路上。西北地区就是部分城市产业布局不合理的问题,还有沙尘暴的影响。

“结合上述分析,我们第一个是要科学制定‘十四五’各地的重污染天数下降指标,严格考核。根据各地形成重污染的成因不同下达不同目标,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重污染天气。对于沙尘暴、森林大火等因素,我们将排除在外。”刘炳江表示。

有记者问,从年-年,我国汽车保有量从1.63亿辆增长到2.81亿辆,但PM2.5未达标城市浓度却下降了,这是否意味着机动车排放量并不是大气污染主要来源?

刘炳江对此表示,“十三五”PM2.5浓度下降了28.8%,主要贡献是什么?根据专家评估结果,主要得益于“治煤”成效显著。年底最新数据显示,全国机动车保有量3.72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2.81亿辆,每年汽车都增加多万辆,“十三五”增加了一亿多辆。根据相关研究显示,机动车等移动源排放氮氧化物已经占到排放总量的60%左右,挥发性有机物占23%左右。机动车等移动源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城市PM2.5污染的主要来源,且其对污染的贡献有不断增加的趋势。汽车污染减排将是“十四五”的治理重点,同时也是难点。

对于今年以及“十四五”空气质量改善是否仍有硬性的指标来约束,是否有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刘炳江回应称,“十四五”期间,我们会进一步编制全面改善空气质量的行动计划,也就相当于大气污染防治第三个阶段计划。

关于指标的设置,“我们初步考虑个城市,PM2.5要同比下降10%,相当于未达标城市要下降15%,这与从‘十三五’下降18%相比力度相差不大;优良天数从87%提高到87.5%,表面看只提高了0.5个百分点,但实际上扣除疫情影响,相当于从84.8%提高到87.5%,提高了2.7个百分点,同‘十三五’提高3.3个百分点相比大体相当。”刘炳江说。

对于今年,在“十四五”总目标的基础上,按照每年完成20%的时序进度要求,并考虑年新冠肺炎疫情后产能释放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部提出了年的目标,即全国PM2.5平均浓度下降0.5微克/立方米,达到34.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提高0.4个百分点,达到85.2%。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0年全国PM25浓度同比下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