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持续的雾霾天气便侵蚀了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人们对于雾霾的担忧与不满也再一次爆发。“雾霾的成因究竟有哪些”、“雾霾治理什么时候才能见成效”、“什么时候才能一直呼吸到洁净的空气”……每逢雾霾来袭,这些问题便成了公众最为关心的话题。”七问雾霾1哪些原因导致这么重的雾霾?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燃煤、机动车等污染物排放量上升气象条件不利。成霾的气象门槛逐年降低。气象条件稍微差一点,就发生雾霾,再差一点,就发生重雾霾污染。2全球气候变暖对雾霾的形成有影响吗?随着全球变暖,大气边界层稳定度、冬季小风日数、大气环境容量等方面发生变化,对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冬季气温偏高,对霾有推波助澜的作用。3“逆温层”是怎么回事?逆温现象是自然界一直都有的。一般情况下,大气温度随着高度增加而下降,可是在某些天气条件下,地面上空的大气中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气象学上称它为“逆温”,发生逆温现象的大气层称为“逆温层”。大气污染物除了水平扩散,还能向天空垂直扩散。如果大气层结稳定,气温呈现下低上高的状态,即出现“逆温层”的时候,它就像大被子一样覆盖在近地面,阻碍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使混合层高度由较高时的上千米,大幅降低至几百米甚至几十米,导致污染物的扩散受到抑制。人类活动对逆温现象也有影响。污染物集中在低层大气中、出现霾时,气溶胶的总效应是“冷却效应”,使得低层降温幅度高于上层降温,会使得逆温加重,大气层结更加稳定。逆温形成污染,污染加剧逆温,恶性循环,越来越重,必须要有一个天气过程带来的冷空气,才能破坏这种循环。4哪些自然条件有利于雾霾的消散?受建筑物遮挡等因素影响,有时体感风速较小,但近地层的风速已经达到一定的量级,对污染物有明显的清除作用。另一种可能性是在持续弱偏北风的作用下,近地层相对湿度显著降低,污染物逐步稀释扩散。另外,大气的逆温层被破坏、污染物垂直扩散能力加强等原因,也可能使得霾减弱消散。5重污染期间,治理雾霾的重点是什么?在冬季应对PM2.5重污染时,在多种污染物协同减排的基础上,把氮氧化物排放降得更低一点,可能效果更明显。目前,电厂已经做到超低排放,进一步的减排空间已经很小了。下一步要加大力度治理工业锅炉、散煤、机动车等。目前,挥发性有机物还没有纳入总量控制,氨的治理还没有实质性动作,这会对整个大气环境治理效果产生较大影响。氨是大气细颗粒物的重要前体物,其排放量的增加有可能抵消其它措施的减排效果。6什么时候才能一直呼吸到洁净的空气?如果京津冀一体化顺利推进,能够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方面有所突破的话,减排会加速。但是,北京等地PM2.5浓度要降到35微克/立方米,需要10到15年,要到年以后。总的来看,今后10年,中国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体上处于跨越峰值并进入下降通道的转折期,到“十三五”末期和“十四五”初中期,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的拐点可能全面到来。7治理雾霾,还需要哪些更有力的措施?目前各地更多是在末端治理上使劲,要找新的减排量,必须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上下更大功夫。必须进一步大幅度削减污染物。环保部每次开展空气重污染督查时,都能发现不守规矩的企业。完全靠人的“自觉”是靠不住的,抽查也不容易。监管需要好的技术手段,国家应该多投入一些资金研究监管技术。排污总会留下痕迹,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追踪,把漏洞、歪路堵住。京津冀和周边地区应通过科学管理等手段,缓解雾霾问题。比如,优化城市空间开发利用结构等。北京雾霾8日将减弱消散昨天,跨年雾和霾已经进入到第7天,相比前两天,昨天早晨大雾天气有所减轻,预警级别由红色降低为黄色。但在陕西关中、华北、山东以及福建、广东等地仍出现了能见度不足1公里的大雾,部分高速封闭。而且在陕西关中、华北、黄淮仍出现中-重度污染,部分地区严重污染。好在长江三角洲一带,由于雨水的冲刷,霾被清除,昨天早晨空气达到了优良。中央气象台预计,6日至8日白天,北京、河北等地霾天气仍将持续。北京、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山西南部、陕西中北部等地有中度霾,北京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北部等地有重度霾。
另外,6日至8日的早晨到上午时段,华北、黄淮等地有大雾,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低于米的浓雾,局地有能见度低于米的强浓雾。
此轮雾和霾过程最糟糕的时段已经过去,8日夜间受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霾天气将自北向南减弱消散。这些大佬向雾霾宣战马云:我们已没有选择在年12月5日的巴黎气候大会上,马云通过自黑的方式向全世界讲述了一个故事,他说,“在中国,每当有人对我不满意,或者觉得我疯了的时候,就说我是外星人。上个星期,北京雾霾特别严重,这几年我有亲戚和朋友在经受癌症折磨。每当想到这些,我真希望自己真的是外星人,可以逃回我的星球。但是很可惜,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没有别的地方可去。这不仅仅是政治家讨论的问题,是所有人的责任。今天我们都已经没有选择。”马云说,他的理想是,希望20年以后中国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我们的空气是可以呼吸的,最基本的幸福感,就是沐浴阳光。沐浴阳光和享受蓝天,本来就是属于我们的权利,当这些如果变成了一种惊喜,这是让我们最担心的,这也是我们未来最大的希望和希望能够改变的。当然,马云在表达美好愿望的同时,也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他认为,雾霾问题不仅仅是因为政府的失职,也是因为社会缺乏一种抗体、一种信仰。我们真正需要的是一种意识,每一个人的行动,而不是等待某一个组织的行动。王健林:这个问题真的不能小看在年11月19日的外滩国际金融峰会上,王健林在讲到“城市的价值”时,他很隐晦地讲到霾对一座城市的损伤。他说,当下的中国城市面临一个重要问题——空气污染,并呼吁政府加大力度解决。“好空气是城市价值的核心要素,不要小看这个问题。”王健林说。“以前这个是忽略不计的,但是最近这几年成为了一个城市价值的重要因素。现在麻烦了,北京、上海这两个核心城市空气不太好。由于空气不好,城市的商业价值就在逐渐的流失。如果持续不好,优秀的人才和公司就走了,好的公司就搬了,科研人才、金融机构、贸易公司也许都走了。”董明珠:愿投入所有积蓄,让中国雾霾减少一半在年12月15日的中国制造高峰论坛上,董明珠表态说,一定要做新能源汽车,愿投入所有积蓄,让中国雾霾减少一半。董明珠说自己投资了银隆,不是因为格力收购不成功就妥协了,而是因为看好了这个技术给中国乃至于世界带来的环境保护。她进一步解释说,国家发展到今天,更多是因为缺乏技术,以人民的身体健康作为代价,以破坏环境来实现的产业发展。“这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我们现在用新技术、用科学的技术,利于人类环保,能够生存的技术才是最有价值的技术。”潘石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