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原理空气质量监测站指的是采用了传感器原理技术作为核心感知元器件空气质量监测站。该类空气质量监测站多为微型空气质量监测站,用于环境空气质量的长期在线监测。监测的参数范围通常涉及传统的四气两尘,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PM2.5、PM10等。但该类微站的主要用途,可能很多人并不了解。
1)城乡环境空气质量数据的补充
城乡的环境空气质量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控站、省控站等,而这些站点的特点就是建设成本较高。不仅要配置各参数的国标法监测仪器,还要建造站房,并配备专职人员进行日常工作及维护。由于站点较少,就会一定程度的影响对于区域内环境空气质量数据的分析和判断。故这时,传感器原理空气质量监测站就有了用武之地,虽然其并非国标法仪器,但由于成本低、24小时在线监测、无需人员值守等有点,通过多点布局,可以很好的补充大面积空白地区的环境空气质量数据。
2)网格化、精细化监测区域的布控
大气污染趋势判断、排放预警、排放源排查等,均是构建网格化、精细化监测网络全覆盖下的可用功能。结合风速、风向等气象六参数,可以使传感器原理空气质量监测站具备更强大的拓展功能。有些地区更是结合了视频监控系统,使得应对偷排、漏排、秸秆燃烧等状况,拥有了及时预警,位置确认,主动出击的能力。从被动管控,转为主动管控。
3)排放企业对于周边环境的自检
除有组织排放之外,部分排放企业还会进行厂区及周边环境的空气质量检测布局。这是因为想主动了解是否有无组织排问题出现。一方面,有助于主动的泄露排查和及时处理等工作。另一方面,为可能出现的周边居民投诉等问题,进行提前的背书工作。同时,这样正面的构建监测网络,对企业的品牌形象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4)户外空气治理系统的效果验证
有严重空气污染的路段、区域等,目前会涉及到一种新的户外治理模式。即,通过多点布置微型除霾塔,形成治理组。除霾塔就像一个户外的空气净化器,通过更换不同的过滤网,来过滤不同的空气污染参数。待除霾塔机组开启后,对区域范围内的户外空气质量会有一定程度的治理作用。而传感器原理空气质量监测站就应用于该些区域周围,以记录除霾塔机组的实际治理效果。
5)建筑室内外监测系统的构建
对于室内外空气监测系统而言,因为涉及到建筑内管道通风和开窗等问题,所以会存在室内外空气的对流。但并不是说,室外的空气就一定好于室内。例如在严重雾霾的时候,开窗通风并不是很好的做法。这时传感器原理空气质量监测站就会被融入监测系统中,为于室内外空气监测系统提供室外数据,为建筑内的空气质量管理者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
当然,以上是传感器原理空气质量监测站的一些主要应用。而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智慧城市、智慧社区、智慧农业等的不断发展,相信还会有更多的衍生及应用等待发掘。
传感器原理空气质量监测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