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记者罗惟巍
来自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的消息:近年来,重庆空气中PM2.5浓度连年下降,从年的45微克/立方米,降至去年的38微克/立方米。截至年10月19日,重庆PM2.5浓度2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9.4%,创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四控”精准减排改善空气质量
PM2.5从何而来,又为何如此重要?“PM2.5主要来源于机动车船等排放的尾气,工业企业排放的废气,施工工地和道路等产生的扬尘,以及餐饮油烟、露天焚烧等生活污染,是秋冬季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大气所专家解释,PM2.5浓度,是衡量空气质量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工作人员检查餐饮企业油烟排放情况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近年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明确了以柴油车整治、工业废气深度治理、扬尘控制示范建设、餐饮油烟整治为重点的控制污染措施,下大力气抓好污染物排放减量,从源头改善空气质量。
截至目前,重庆市柴油车整治方面累计淘汰治理老旧客车、柴油车5.7万余辆,发展新能源车2.6万辆。全市所有储油库、加油站、油罐车完成油气回收治理,全面供应国六车用汽、柴油,实现“三油并轨”。划定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域近平方公里。完成16座码头岸电设施改造。
工业废气深度治理方面,完成余家重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工业炉窑、烧结砖瓦、锅炉废气治理升级改造。完成19台共万千瓦燃煤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全市主要燃煤电厂实现超低排放。
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基本淘汰燃煤锅炉,其他区县建成区基本淘汰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累计淘汰燃煤锅炉余台余蒸吨。
建筑工地智能控尘措施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扬尘控制示范建设方面,建设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道路余处,整治非法码头、关停货运码头座,取缔非法采砂场11家,严查车辆冒装撒漏违法行为8万余起。
餐饮业油烟整治方面,制定实施重庆市油烟排放标准,完成餐饮业和公共机构食堂油烟治理1.1万余家,基本做到公共机构食堂和重点餐饮业油烟治理“全覆盖”。全市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平方公里,主城都市区建成区全部划为烟花爆竹禁放区。
生态环境监测人员攀烟囱监测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彭博摄
大数据科学治气提高污染应对
“双山轻度污染已持续3小时,主要污染物为PM2.5,浓度为89微克/立方米,请加强污染管控和应对。”8月3日,重庆市大渡口区蓝天办负责人手机收到这样一条预警信息,3个小时后,同样的信息又出现在了该区生态环境局领导的手机上,且更新了实时空气质量数据,督促当地进一步加强管控。
自动发送预警短信,只是重庆市加强大数据监管,科学治气“锦囊”中的“法宝”之一。目前,大气环境大数据系统全面汇聚全市73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和近个微站实时监测数据、动态更新未来5-7天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预警数据、近5万家涉气污染源数据、采集重点区域与道路视频摄像头实时数据和图像识别数据、国家和重庆市蓝天保卫战工作进展及目标考核数据,初步形成“空气质量-污染源管理-预警应急-指挥调度-考核评估”响应模式,初步实现了余万条数据动态管控。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市民对大气环境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挥发性有机物(VOCs)防治工作备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