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安徽全省PM2.5平均浓度首次达到国家二级标准。6月1日,安徽省*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年安徽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去年,我省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国家二级标准,除臭氧外其他指标均达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去年我省10个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同比增加5个。
多项指标为有记录以来最好水平
去年,安徽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4.6%,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全省PM2.5年均浓度为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3%;PM10年均浓度为6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SO2年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NO2年均浓度为2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CO浓度为1.0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O3浓度为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0.7%。
“年,我省PM2.5年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等多项指标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厅长曹哨兵介绍。
去年,除O3外,其他各项指标年均浓度均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曹哨兵介绍:“年,我省PM2.5年均浓度35微克/立方米,首次达国家二级标准。”
空气质量达标城市数翻番
据统计,年,我省16个设区市优良天数比例范围为74.8%(淮南)-99.7%(*山);16个设区市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累计为13天(扣除沙尘天气影响后),同比减少19天。
在全省16个设区市中,合肥、滁州、六安、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山等10个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达标城市数同比增加5个,其中*山市空气质量在全国个重点城市排名中由第5位上升至第3位。
按照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评价,排名前3位(第1位~第3位)的城市依次是*山、宣城、安庆市,排名后3位(第16位~第14位)的城市依次是阜阳、淮南、马鞍山市。
据分析,我省污染物浓度呈明显季节变化特征,PM2.5、PM10、SO2、NO2和CO浓度夏季最低、冬季最高,O3浓度夏季最高、冬季最低。PM2.5和O3是全省城市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皖北区域颗粒物浓度高于全省其他区域,*山市PM10年均浓度达国家一级标准。
除亳州外15市水源地%达标
去年全省地表水总体水质状况为良好,监测的条河流、41个湖泊水库共个地表水国、省控监测断面(点位)中,Ⅰ~Ⅲ类水质断面(点位)占77.3%,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无劣Ⅴ类断面(点位),同比下降0.3个百分点。
长江干流总体水质状况持续为优,96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占92.7%,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保持清零,“这是长江安徽段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首次达到92.7%。”曹哨兵介绍。此外,淮河干流总体水质状况持续为优,流域90个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断面占72.2%,同比上升7.8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保持清零。新安江干流水质状况持续为优;流域8个国考断面保持水质优良。
年,我省对16个设区市42个在用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水源地27个、地下水水源地15个)开展监测,除亳州市地下水水源地因地质原因氟化物超标外,其余15个设区市水源地达标率均为%。
平均气温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高
据统计,年全省平均酸雨频率为6.2%,同比下降4.2个百分点。4个市出现了酸雨,比上年减少1个。全省降水pH年均值为5.95,同比上升0.14。
年,全省年平均气温17.2℃,较常年偏高1.0℃,为历史(年有完整气象记录以来)最高。全省年平均降水量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年,全省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较年下降21.26%,超额完成“十三五”控制目标(因为统计原因,最新数据为年)。
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汪漪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