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室内环境是医护人员与患者生活、工作的主要场所。尤其是病患来说,缺乏活动,长期躺在室内病房,室内环境污染物对其康复影响更大。而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长期待在有污染的室内空气环境中,污染物对人体的累积危害就更为严重。医院本身作为引导健康的公共场所,更需加强室内污染的监测与管理。那么PM2.5作为耳熟能详的的室内污染物,在医院是否需要监测呢?有无相关标准?
室内空气污染物种类繁多,一般可分为三类:物理污染(如粉尘)、化学污染(如有机挥发物)和生物污染(如霉菌)。可吸入颗粒物PM2.5属于物理污染,医院的PM2.5和PM10主要来源是室内抽烟、食堂油烟、户外因素影响室内(如汽车排放、天气雾霾)等。国内室内环境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中PM2.5和PM10等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物数量较大,其实际成分更为复杂,本身可以是有*物质或是其它污染物的运载体(如携带病*的气溶胶)。因此,医院作为公共场所非常有必要进行室内PM2.5的监测。
由于PM2.5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为之一为室外,所以在之前的相关室内空气质量的两项标准中均未涉及,即《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GB-及《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而在新版GB/T-《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征求意见稿中支出pm2.5标准值为24小时平均浓度小于75微克/立方米为达标。GB-《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环境空气中的PM2.5控制浓度一级标准为日平均浓度35μg/m,此外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也是35μg/m,此将0~35μg/m定为室内PM2.5优秀的标准。35~75μg/m则为良好水平,大约75μg/m则为不达标,存在污染的情况。
医院室内空气质量环境监测系统,应用物联网技术,对室内温度、湿度、光照、颗粒物(PM2.5/PM10)、二氧化碳、VOC、甲醛、噪音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采集所需要的数据,并将采集数据实时地传送给监控终端和显示终端,使管理人员及来客能够通过监控终端及多媒体显示屏查看环境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