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WRlab团队研究成果《降雨和灌溉影响下毛白杨叶片的颗粒物滞纳特征变化及其生理特性响应规律》近日被国内林业领域权威期刊《林业科学》录用(EI收录)。
目前,森林缓解大气颗粒物污染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高滞纳能力树种筛选方面,但森林培育措施对植物大气颗粒物滞纳能力的作用,以及颗粒物污染对树木水分关系的影响等方面的信息,目前还知之甚少,更鲜有研究。水分是维持森林生存与正常生长的重要环境资源,因此,灌溉常被用于养护城市森林和集约培育人工林。此外,自然降雨可去除叶片表面的颗粒物,帮助植被恢复其滞尘能力。现有研究结果表明,盆栽条件下,水分调控可影响植物叶片生长,进而影响其颗粒物滞纳能力。但城市森林环境、野外条件情况复杂,自然降雨和人为水分调控如何影响植被的颗粒物滞纳?叶片上滞纳的颗粒物的量存在差异时(类同于叶片经历不同程度的颗粒物污染),叶片的生理特性是否会发生变化?如何变化?目前还了解较少。
围绕以上科学问题,PWRlab团队以毛白杨人工林为试验材料开展相关研究,发现:
(1)在叶片尺度上,灌溉对叶片颗粒物滞纳能力的影响很小;
(2)降雨在一定程度上冲刷掉了叶片上滞纳的大径级颗粒物(图1);
图1遮雨和不遮雨处理下叶表面各径级范围内不同类型颗粒物的质量
(3)叶面颗粒物的增多显著提高了叶片气孔导度,从而对其气体交换速率产生影响(图2)。
图2不同处理叶片气孔导度动态
该研究成果可为深入了解大气颗粒物污染与人工林生态系统间的互作关系,以及未来气候变化对树木水分关系的影响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可为“城市森林空气污染缓解能力高效提升技术”的研发提供一定借鉴。
本成果由PWRlab团队与河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曹治国副教授合作完成。PWRlab团队硕士生马煦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席本野副教授为通讯作者,段劼副教授参与了该研究的指导工作,团队刘金强、岳晨、金楚晗、刘洋等同学对该研究的田间试验、数据分析等具有一定贡献。本研究的外业工作得到了山东省聊城市林业局、高唐县林业局和高唐县国有旧城林场的大力支持,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本期编辑:
北林18级林业专硕
马煦
PlantationWaterRelationLab:针对人工林开展SPAC水分传输过程与机制、高效利用与调控研究,推送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涉及土壤水分运移过程与模拟、根系系统结构与功能、木质部水分高效传输机制、冠层水分散失特征等。
欢迎投稿,投稿请发送稿件至邮箱benyexi
bjfu.edu.cn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