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后疫情时代权威专家科普防护常识金融界 [复制链接]

1#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4月29日讯(记者朱国旺)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考验了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公共场所的防护意识与防护能力。在后疫情时代,特别是随着五一小长假,全面复工复学的即将到来,巩固防控成果,防止疫情反弹,防护的作用不可或缺,普及正确的科学防护知识仍需有责任担当者的共同努力。4月27日,中国经济网举办“大疫之后防护永远在路上如何科学防控网络直播”活动。从抗疫一线走来的权威专家,通过网络直播这种疫情期间盛行的信息传播手段,从中医、营养、消毒等多维度,带来了最新的防护经验与防护知识。大疫过后防护不能缺失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目前我国新冠肺炎新增确诊病例只有个位数。一度是全国疫情高发区的湖北,也已连续实现“五无”: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治愈出院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无现有确诊病例,无重症病例。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正在进入下半场。与此同时,仍然有很多不正确、不科学的疫情防护信息在传播。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向公众提出用注射消毒液的方式消杀病毒,这一“惊人”的建议引发舆论哗然。美国伊利诺伊州公共卫生部门负责人4月25日表示,过去两天,该州有毒物质控制中心接到关于误服消毒剂的咨询电话大幅上升,例如,有人用洗涤剂溶液冲洗鼻腔,还有人混合漂白剂和漱口水用来漱口。在震惊之余,这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于疫情期间科学知识传播的思考。中国经济网总裁王旭东指出,在疫情防控下半场,特别是即将到来的“五一”小长假,以及其后大面积学校开学、企业全面复工复产、商场饭馆恢复营业,人员聚集骤然增多,交叉感染风险迅速升高。这个关键时刻,防护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严防功亏一篑、前功尽弃。实用的、科学的防护知识和操作指导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上海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感染控制科主任朱仁义也表示,新冠病毒具有非常高的传染性,在目前全国复工复学复产的情况下,需要通过增强公众的个人防护意识,防止出现第二波疫情。他说,新冠病毒对现有的常用消毒剂,如84消毒液、酒精等,抵抗力比较弱,这些消毒剂可以有效地预防新冠病毒感染。因此,新冠病毒要重视,但没必要过度恐慌;采取的防护措施要恰当,而没必要过度防护。立体防护全方位对抗新冠病毒此次网络直播邀请到的专家,有的来自抗疫一线,有的在健康教育方面有丰富的经验。他来自中医、营养、医院感染、消毒等各领域,在此次直播活动中,各自分享了如何防护的经验和认识,共同织造疫情科学防控的立体网络。此次疫情抗击中,中医药发挥了重要作用,治疗参与率达90%以上。疫情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刘保延教授一直在后方通过互联网指导湖北抗疫前线的新冠肺炎救治工作。他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的优势在于协调人与病毒的关系、找到平衡点,从而调动人体免疫应答、控制病毒,同时保护人体脏器。在加强个人防护,如戴口罩、勤洗手、隔离等措施方面,中医和西医的理念是一致的,而中医又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如中医提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所谓正气,是人体自身防病抗病的能力,即人体免疫应答能力。如何提升正气呢?刘保延表示可从饮食、心理、睡眠三方面来调节,要注意合理膳食、控制情绪、规律作息。提高抵抗力是对抗新冠肺炎的重要支撑。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何丽研究员表示,要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尤为重要。必须要摄入足量的蛋白质才能确保人体有足够的抵抗力来抵御病毒的攻击。对人体而言,优质蛋白可以是猪牛羊等红肉,也可以是鸡鸭鹅等禽肉,还有海鲜产品,比如鱼虾贝类等。戴口罩是很多人作为阻隔新冠病毒传播的一种常见方式,而对手卫生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充分。其实,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建议中,第一条就是洗手。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高斌刚刚从武汉抗疫一线归来。在此次直播活动中,他提醒,飞沫在空中短暂漂浮后有可能落到地面上,也可能落到桌面上、电脑键盘上、周围物体的表面,而这些地方正是被人手频繁接触的地方,也就意味着人一旦用手接触物体表面后,就可能沾染上病毒。我们的手不免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环境。他强调,手的防控措施和其他措施一样重要。做好手卫生是最方便、最经济的预防病毒传播的办法。在各种防护手段中,消毒是大多数家庭在疫情期间都会采取的措施,但对如何消毒才科学,很多人并不清楚。朱仁义认为,对于家庭日常的空气消毒,应该首选通风换气,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对于物表和衣物消毒,可以选择含氯(溴)消毒剂,这类消毒剂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卫生洁具、餐饮具、织物、果蔬和水等。他提示,家庭可以配备必要的消毒产品,如便携装免洗手消毒剂、酒精棉球、消毒湿巾、碘伏等,消毒产品尽量选择备案、知名企业品牌,在门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应有适度的预防性消毒措施,而在使用消毒产品时一定要遵循说明书,注意安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防护指南》显示,新冠病毒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紫外线均可灭活病毒。浙江大学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叶章颖教授在线科普了含氯消毒剂相关知识。他表示,微酸性次氯酸水消毒更为安全有效,具有适用范围广、安全性高、广谱杀菌性能、增加依从性等四大优势。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就曾指出:养老机构、学校、社区、交通工具、办公楼宇等场所可以采用微酸性次氯酸水进行消毒。破除防护误区树立正确防护观念此次疫情让公众的防护能力接受了一次大考,也让一些不科学的防护信息浮出水面。在此次直播活动中,专家对一些流行较广的防护误区进行了“破解“。疫情期间,有人为了让家庭更干净更安全,每天时不时地就用消毒剂满屋子喷洒,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朱仁义称,只是在怀疑受到感染的情况下才需要进行消毒,一般情况下家庭不需要频繁消毒,只要保持清洁,注意通风就可以。有的家庭使用紫外线灯、雾化、加湿器进行消毒,这也是不对的。朱仁义指出,在选择空气净化、消毒机时需要注意,臭氧、二氧化氯等化学类的机器不能在有人的情况下使用。他同时指出,紫外线灯、雾化、加湿器消毒并不适合家庭的空气消毒,使用不当反而可能有害。比如紫外线对眼睛就有损伤作用。对于手部消毒,有人会使用免洗消毒产品,认为使用方便,不用洗手。这是手部消毒的一个误区。朱仁义认为,在使用免洗手消毒剂产品时同样要用水冲洗,它并不是真的不用“水洗”。他说,这种免洗的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在疫情期间,很多人会用酒精、甚至高浓度的白酒进行消毒,朱仁义提醒,酒精可以用于小面积的表面消毒,但不能进行大面积的喷洒,因为它是一个危险品,已经发生了多起酒精造成火灾的事件。同时,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等,不要和清洁剂混合使用,因为会产生有毒的氯气。除了次氯酸水,其他含氯消毒剂也不要用于空气消毒。大家每天穿的鞋子、衣物要不要消毒?朱仁义说,平时穿的鞋、衣物等在没有确定接触病毒的情况下是不需要特别消毒的。除非它们明确受到污染。家庭最需要消毒的地方卫生间、门把手等大家高频接触的部位。疫情催生防护新模式信息传播有新手段“中医药防控传染病的方法,不在于对抗,而在于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啊,它是用一种调整的方法,让人体的正气得到提升,让病毒得到控制,起来很好的防控作用。这种方法和现代医学围追堵截的方法结合起来,将会产生一种我国在防控传染病方面一个独具特色的一种模式。”刘保院研究员认为此次疫情有望将中医理念和现代医学的优势相互补充,在未来传染病的防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展望未来,希望消毒产品向更安全、更高效、高环保的方向转型升级。此外,次氯酸技术相关产品将不断增多,其应用研究应更加完善。”在谈到未来消毒防护前景时,叶章颖表示,疫情之后,民众的卫生意识应该提高,安全、环保、高效的消毒产品应呈现常态化应用。防控新模式、新产品都是从此次疫情中收获的对抗传染病传播的新武器。还有一种新武器,在疫情期间,为信息传播发挥了重要作用,那就是互网络直播模式。此次网络直播活动使用的在线直播系统“中经云端?云会议”是中国经济网在疫情期间研发的移动会议系统,可以实现跨地域、跨语言、跨时区的“面对面”非接触沟通交流,是致力于克服疫情阻隔的互动神器。作为国家主要网络新闻媒体,中国经济网承担着自己的社会责任。疫情期间,一直高度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