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南极融化黑龙江暴雪,电影后天的预言 [复制链接]

1#

黑龙江省突降暴雪

4月19日,黑龙江省黑河市、齐齐哈尔市突降暴雪,降水量超过20毫米,气象台发布暴雪红色预警。

黑河市爱辉区累计降水量达到46.7毫米,为全省最高。

当我们一脚踏入了夏天时,一场大雪把黑龙江拽回到了冬天。

这场暴雪是年以来,4月份单日降水量第二位,是40年一遇的强降雪。

这么说可能还不是很直观。

黑龙江省的网友表示:只能从窗户出,大门全被堵死,车已经被埋在雪下面看不见了,雪深甚至达到了3米深。

点击下方视频可以感受一下黑龙江大雪。

00:22

看到这番场景,不禁想到年上映的一部灾难电影:《后天》

影片讲述的是,由于温室效应造成地球的气候异变,全球即将进入第二次冰河世纪。

随之而来引发更为夸张的,北极冰川融化、飓风、冰雹、洪水、极度严寒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灾难。

影片中日本发生大规模冰雹事件,气象局明明发布的是大规模降雨,却因为气候异常变成棒球一样的冰雹从天而降。

美国洛杉矶市凭空产生了大规模的龙卷风,拔地而起直通云霄,所到之处楼房、汽车全部卷起。

由于气温急剧降低,直升机身全部冻牢,飞行员打开舱门的那一刻,直接冻成冰块。

美国纽约市完全被海啸淹没,矗立在市中心的自由女神像也只能勉强露出脑袋。

这一切恐怖的场景,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在自然面前,我们如此渺小,好像一吹就倒。

当灾难来临时也许我们无法阻挡,但是我们可以凭借我们的努力,不让灾难到来。

16年过去了,也许在我们看来,科幻电影永远都是人们构想的,现实中不会发生。

就像年,玛雅人预言,在年世界将会不复存在,以此为话题拍摄了《》这部灾难电影。

但是真正到了年我们发现这件事并没有发生,电影中的内容还是停留在电影中,生活还在继续,年12月21日,我们度过了平平淡淡的一天。

但是有件事已经成为了现实:南极融化

最近几年的研究中,科学家们发现,由于全球变暖,南极冰川正在逐渐融化。

这将会使得冰架坍塌、冰雪消融,进而海平面上升,如果全球的冰川都融化的话,海平面会上升50米。

珊瑚礁生态群将会消失,海岸城市将成为水下城市,一些岛国,将永沉海底。

一些生存在极地地区的动物,因为没有了生存空间,最终导致灭绝,未来只能存在于历史书中。

古老的细菌也将会被释放,其危害不可想象。

我们无法战胜自然、打败自然,但是我们可以保护自然,与自然共生,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

年4月22日,今天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

这是专门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体环境。

虽然我们在环保上已经做出很多改变:纸袋取代塑料袋、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降低汽车尾气的污染等。

但目前,我们仍然面临十大全球环境问题:

全球气候变暖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人类生存空间将会大大缩小。

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

将会直接影响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

如果情况严重,晒太阳将会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

酸雨蔓延

酸雨对人体健康有极大的危害,尤其是在形成硫酸雾的情况下,其微粒可侵入肺的深部组织,引起肺水肿和肺硬化等疾病,导致人的肺部和其他器容官发生癌变。

如果酸雨严重,想必《肖申克的救赎》中,主人公安迪在越狱后,应该就不会那么享受雨水了。

生物多样性减少

生物的多样性为我们

提供了食物、药材、工业原料等生活必备资源。

能够保持土壤的肥沃,改善生存环境。

在大气层成分、地表温度、PH值调控上起到了关键作用。

生物多样性缺失,将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濒危物种将会不复存在。

就在去年9月,发生在澳大利亚的一场森林大火,由于没有及时灭火,大火烧了整整5个月。

让澳大利亚成为了一片火海,野生动物死亡数,可能达到10亿只。

澳大利亚的考拉,在一场大火后死亡了三分之一。

森林锐减

森林是地球天然氧吧,是地球的肺。

森林的锐减,将会引起水土流失、沙尘暴侵袭、物种灭绝等情况。

今天的森林,也许就是明天的沙漠。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会让人类可利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

由于风沙侵袭,成千上万的人将被迫迁往他乡。

随之而来的沙尘暴将会越来越多。

大气污染

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如果空气质量下降,地球将不适宜生存。

近几年的雾霾天气,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想必每个经历过雾霾的人,都盼望着蓝天。

空气质量不好,会引发呼吸道、心血管疾病,我们不想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呼吸到的是有害气体吧?

水污染

和空气污染一样,水污染对人类生存也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连一口干净的水都喝不上,将会被疾病包围。

海洋污染和危险性废物越境转移

最近海洋塑料污染的新闻频频播出,让人们意识到海洋污染的严重性。

很多海洋生物被塑料袋、渔网缠住无法进食,慢慢死去。

其危害不仅局限于海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急剧下降,海洋生物死亡后产生的*素会通过食物链*害人体。

局部海域水体营养化。

地球的生态需要我们每个人去维护,我们都不希望有一天地球家园,会像电影《流浪地球》中那样,地面不再适合人类生存,一片荒芜贫瘠、冰雪皑皑的土地。

人类只能转移到地下苟且偷生,即便科技再发达,也无法改变我们现有的生存环境,如果真的变成那样,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将一去不回。

也许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每个人都能行动起来:

环保出行、少用塑料袋、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拒绝一次性产品……

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做起,养成习惯,将大自然的财富继续留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看到这,你肯定想说:“我自己能做到,别人做不到也没用啊?”

如果我们都不想去保护环境,那么谁还会去做呢?

就像董卿在《主持人大赛》中所说的那样:

伤害与被伤害,有时候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伤害他人,有时候也意味着在毁灭自己。

一切都在追求一种平衡,即便你占尽了优势,也不可能为所欲为。

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世界的关系。

如果我们失去了平衡,那对不起,枪响之后没有赢家。

感谢你的观看,欢迎评论、转发、收藏。

文案

柒安

编辑

柒安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