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有治白癜风的医院 https://jbk.39.net/yiyuanzaixian/bjzkbdfyy/(报告出品方/作者:申万宏源研究,刘靖、刘建伟、周羽希)
1.助听器:听力损失最有效的干预设备
1.1助听器为听障者所用辅具,适用人群广
助听器是用来补足听力损失所造成的缺陷,以提高其与人会话交流能力的仪器。助听器细分品类多,1)按照外部结构划分:助听器可以分为耳背式,耳内式和盒式,其中耳内式又可分为普通耳内式、耳道式和深耳道式;2)按传导方式划分:助听器可以分为气导和骨导式,气导方式是指声音通过外耳、中耳向内耳传输,而骨导方式则是声音直接振动颅骨传输到内耳。由于骨导助听器的听力补偿频率范围有限,且骨导助听器的输出装置佩戴较不美观、不舒适,较难被使用者接受。因此除外耳道畸形或外、中耳感染的患者外,气导型助听器的使用占据绝对优势,以上耳背式,耳内式和盒式均属于气导助听器。
不同外部结构的助听器优缺点各异,适用人群不同。耳背式助听器适用于各类听力损失,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类助听器,其隐蔽性介于盒式与耳内式助听器之间,优点在于噪音低、失真小、佩戴方便舒适,但容易因使用者出汗而受潮,存在元件老化速度快的缺陷。耳内式助听器体积小,是最早开发应用的定制式助听器,其外壳是根据听障者的耳甲腔形状定制,因此价格较高,中青年人选用较多,不适用于耳廓正在发育的儿童。盒式助听器使用方便,容易调节,价格相对便宜且维修方便,多适用于重度及以上耳聋和手部活动欠灵活的老年人患者。
助听器以电子原理划分,可分成模拟助听器和数字助听器。1)模拟助听器的信号处理器主要是由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组成的集成运算放大器,其采用线性的方式对所有的声音进行等量的放大,无法祛除外部环境音,因此对复杂环境的自适应能力差,失真情况较严重;2)数字助听器则可以对搜集到的声音信号进行数字处理,对声音的处理则采用非线性放大的方式,其能够自动识别并压缩噪音频率的声信号,重点突出言语频率的声信号,保证语音识别率;同时数字助听器也可根据用户的听力损失和年龄等实际情况,自动计算出补偿曲线,使语音信号更接近人耳采集的信息,最大限度满足用户的听觉需求。
数字助听器成为主流趋势,有望逐步取代模拟助听器。人对声音的敏感程度会随着频率的改变而不同,不同的听损患者在不同频带上的听力损失也会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单一将所有采集声音进行线性放大的模拟助听器或面临淘汰。目前模拟助听器虽由于其价格、大功率等优势,尤其在低端助听器市场仍然享有一定的空间,但未来我们认为数字助听器会逐步取代模拟助听器成为主流产品。
1.2芯片+算法缺一不可,决定性能优劣
助听器本质上是一个缩微的扩音装置,其主要由麦克风、芯片(数字助听器)/放大器(模拟助听器)、受话器、电池、各种音量音调旋钮、外壳等元件组成。其作用原理基本可分为三大步骤:①声音的采集:通常声音信号经过麦克风将其转换为电信号;②声音的处理:通过放大器或数字处理芯片对其进行处理优化(降噪、WDRC等功能算法);③声音的播放:最后再由受话器将电信号转换为放大的声信号(声导)或者机械振动(骨导)。除此之外,其他辅助元器件同样发挥重要作用,例如电池额能量不足将影响助听器的输出声压;音量调控旋钮可调节通过放大器的电流进而改变声音的强弱;外壳的耐腐蚀等性能影响到助听器寿命和用户使用体验等等。
助听器最首要的任务是使患者尽可能“听的见”,对患者来说清晰、自然、保真的声音是影响助听器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对于患者直观感受来说,助听器性能的好坏取决于助听器的音质(即声音的质量:大小、清晰度、还原度、丰富度等),助听器音质的好坏可以体现出声音输出的客观技术水平。而我们认为决定助听器音质好坏及其核心竞争力来源于硬件的选择、线路的设计与辅助算法综合性因素的叠加。首先硬件方面,助听器的元器件众多,主要元件为芯片、换能器和电池:
1)最关键的核心组件为数字信号处理模块(DSP芯片),声音经过采集转换为电信号送入DSP芯片后,性能越好的助听器要求其具备强大的处理计算能力、适合的WDRC通道数、低功耗、低延时、小尺寸。芯片处理能力的好坏决定算法好坏、直接决定助听器性能的好坏。
2)换能器(麦克风/受话器):麦克风的作用是将声音转换为电流,好的麦克风可以完美复制声音信号的波形,较小的电气噪声与失真,不易产生啸叫等;受话器则是将处理过的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好的受话器可以使佩戴者听到更好的音质。
3)电池:电池是为助听器工作提供所需能量来源,其重要特性包括电压、容量、最大电流、电阻抗和体积;常用电池有非充电型锌-空气电池,以及可充电的镍氢电池。
算法方面:数字助听器的技术的竞争正从“听的见”向“听的清”“听的懂”转变,新技术层出不穷。助听器性能的好坏极大程度的取决于数字处理算法的好坏,目前主流的核心算法包括啸叫抑制/语音增强、降噪算法/多通道响度补偿/回波反馈消除等,主要致力于降低机器及环境的噪音,增强语言的理解程度,提升患者满意度和体验感;目前主流的中、高端数字助听器产品都已经具备主流的核心算法,只是由于不同技术路径的使用或自身实力的差距最终呈现的效果不同。除核心算法外,助听器的技术发展也致力于患者个性化及舒适度的需求,近年来声学场景识别、自验配等辅助算法也逐渐应用于助听器中。
助听器技术涉及以电子信息为主的众多学科,高性能助听器的技术壁垒高。助听器从研发/生产到验配涉及电声学、材料学、语音学、声学、听力学、心理学和耳科学等多个学科,对综合能力的要求较高;行业龙头公司从未停止对助听器新算法的探索,研发实力叠加创新能力进一步构筑起较高的技术壁垒,始终走在行业前端,引领技术变革。目前已将深度学习、神经网络(DNN/RNN)、人工智能、视觉引导等尖端技术应用于助听器中。同时我们也可喜的看见,一些本土新兴助听器品牌也在不断地进行芯片技术、语音信号处理算法、人工智能学习等方面进行工程化探索,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
1.3产业链:核心器件依赖进口,国产化苗头初显
助听器产业链上游主要以芯片等各类电子元器件组成,中游主要以助听器生产销售企业为主,下游则主要是听力服务机构,也有通过线上、零售渠道直达终端消费者。上游助听器重要元器件及技术大多被海外企业垄断,一些核心元器件仍掌握在欧美国家手中/p>
1)芯片:根据性能好坏其成本占比可达50%以上,是助听器最核心的零部件。全球领先的助听器品牌商均自主进行助听器芯片的研发设计,而其他助听器厂商的芯片主要依靠美国安森美、IntriConCorporation等厂家提供。我国助听器厂商的芯片目前基本依赖进口,大多通过购买通用DSP芯片,再叠加自有算法;近年来有少数厂商开始自己研发芯片,目前已有部分可实现批量生产。
以全球领先助听器品牌峰力为例:峰力自年就推出了65nm级的助听器芯片S平台,随后每2-3年都会推出一款集最新助听器技术的芯片,例如////先后推出了Q/V/B/M/P平台,并基于平台进行产品线扩充。目前我国助听器芯片大部分还处于产业化初期,在水平上与五大听力集团以及专业听力产商仍存在差距。年我国首款智能数字助听器SoC芯片由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研发成功,但后续并未成功产业化。目前我国致力于助听器专用芯片研发的企业有南京天悦电子、木芯科技、芯海聆(锦好)等。
2)麦克风与受话器:目前外资公司主要采购至美国楼氏(Knowles),本土助听器有采购至楼氏也有采购国产品牌如倍声等;
3)电池和外壳等:进口品牌如瓦尔塔(VARTA)、国产品牌如珠海至力等均有被助听器厂商使用,整体来说电池和外壳等器件已具备较高的国产化程度。
下游市场主要为助听器渠道通路:以现今助听器的发展阶段来说,渠道通路构成助听器重要的验配服务环节。不同于其他家用辅助医疗器械(如血压计等),目前助听器非标化较高,依赖专业人士的验配。我国助听器的医院、民营验配中心、药房以及电商等线上购物渠道,还有部分以残联为主导,民*部下设的康复与辅具中心。总体上来海医院以及验配中心,其大多通过收购终端连锁机构,或者自建零售系统等模式垂直渗透市场;本土品牌除零售商外,很大程度依赖线上渠道进行销售。
1)医院:医院大多设有听力服务中心,医院大多以ENT耳鼻喉专科为主;医院专业的技术与资源,可以为患者提供听力筛查、验配服务、人工耳蜗植入等全方面的解决方案;
2)残联及地方康复及辅具中心:我国残联康复补贴*策尚待完善,非助听器流通的主要渠道,近年*府逐步设立了多级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并强化了其采购辅具的权力,针对青年、成年以及老年听损群体的补贴*策相继落地,未来渠道重要性有望提升;
3)民营连锁机构:为我国目前最主要的助听器销售渠道,听力中心这类销售形态在年前后开始出现,,并迅速为消费者所认可。根据听力健康蓝皮书统计,截至年,我国有超过家听力中心,其中较大的听力中心拥有+家自营店。一般中型听力中心的门店数量在-家,小型夫妻店形式听力中心也大量存在,主要分布在三、四线城市。
4)电商、药店、商超等:自NMPA开始推行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助听器可通过网络进行销售。借助国内电子商务的风潮,助听器产品在线上的销售数量高速增长,未来随着OTC等*策推行,该渠道有望成为主要流通途径。
过去传统的助听器较依赖线下渠道以及专业听力验配师的验配,下游听力服务机构占据价值链的大部分,行业头部企业透过垂直整合形成竞争优势。未来我们认随着新技术(人工智能、自动验配、互联网等)的应用以及新渠道模式(直销、电商、自媒体等)的出现,传统的上中下游产业链格局有望被打破,新兴的品牌有望借助新的渠道机会绕过下游服务机构,直接面向消费者市场,产业链的利润有望实现再分配,部分向上游转移。
2.行业历史:历史悠久,海外龙头占据绝对市场
2.1全球:百年发展历史,技术突破带动行业升级
助听器最早的形态起源于人们将手掌放置于耳后,以期获得声音的增益以及噪声的降低。时至今日,助听器行业的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随着技术的迭代,其经历了集声器、碳晶、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时代等发展时期,已于19世纪末进入了全数字时代:
1)集声器时代:较高效形态的声学助听器出现在19世纪(虽然于-s年代已有相关的理论研究),以喇叭、号角或漏斗的装置形式出现,原理就是用较大的开口尽可能地搜集更多地声音,再将声音的能量通过逐渐变细地管道传递给耳朵,效率较高的集声器可提供15dB的增益,但增益数值与体积成正比;
2)碳晶时代:s-s。碳晶助听器是由碳晶麦克风、电池和磁性受话器组成。最早的碳晶助听器出现在年,是一台名为Akolallion的大型台式助听器,后由于年诞生了第一台可佩戴的碳晶助听器(Akouphone);碳晶助听器一直沿用至20世纪40年代,但仅对轻、中度的患者达到较好的效果;
3)电子管时代:s开始应用。通过串联几个真空管可以制作出高性能的放大器,可产生70dB的增益,最大输出可达dBSPL,很大程度的扩大了听损患者的适用范围。但真空管助听器的最大问题是体积较大,不易携带。
4)晶体管+集成电路时代:s-s。s由于晶体管的问世,极大降低了电池的消耗,使助听器小型化成为可能,因此所有助听器的元件均可以佩戴至头部。s集成电路的出现使助听器进一步小型化,耳背式(BTE)/耳内式(ITE)/耳道式(ITC)助听器相继出现,助听器可以做到越来越隐蔽。
5)全数字时代:21世纪。数字助听器目前已显现的优势包括更好的增益、更精确的压缩性能、更小的体积和功耗等。尽管对数字处理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下半叶,但真正进入数字时代是能够将声波转化为数字,并由数字电路进行处理后,直到21世纪才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直到年以来,助听器的使用率、满意度、舒适度等指标才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2.2中国:海外企业青睐国内市场,本土企业蓬勃发展
我国助听器产业总体起步晚于欧美发达国家,但发展速度较快。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助听器潜在市场,虽起步晚于欧美,但在患者数量、验配服务点数量和销售数量上潜力大,这也引得全球助听器品牌均先后进入我国市场,带动了我国助听器行业的发展。简要回顾我国助听器的发展历程,我们认为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我国第一家助听器工厂(国营天津助听器厂)建于年,主要以生产较低端的盒式、耳背式助听器为主,优势主要在于较高的性价比,适合大多数低收入的听障患者适用,技术含量不高;
2)第二阶段:s-s,全球高端助听器品牌纷纷瞄准我国市场,以合作或者独资的模式进入我国市场;年GN集团在厦门成立合资公司(后改独资)后,峰力/奥迪康/西门子/斯达康/唯听等知名品牌均先后在国内建立生产线;产品集中于高端、定制化产品,医院及自有验配或连锁验配渠道销售;
3)第三阶段:21世纪以来,除全球知名品牌商外,我国本土助听器品牌也逐渐发力,目前也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我国特色的头部品牌;这一阶段国内外品牌的竞争日趋激烈,新兴技术在助听器中的应用层出不穷。
我国目前已经形成华东、华南两大产业集群,其中包括以江浙为主的进口品牌生产工厂;以广东为主的出口导向型ODM企业,以及以福建厦门为主的本土化自主品牌基地。1)江浙:目前五大听力品牌中,索诺瓦、西万拓、斯达克均在苏州设立了工厂,其中斯达克更是将涉及芯片生产的核心工厂设立于苏州;2)广东:部分国产助听器企业,如锦好医疗、深圳申瑞等,其依托广东成熟的供应市场,主打价格及性价比,占据国内外中低端、普惠型的助听器的市场,产品大多以模拟助听器为主,但正在经历由模拟向数字、由低端向中端转型的关键时期;3)福建:厦门新生、欧仕达等自主品牌的生产基地,其已成立多年,在国内市场积累了一定的品牌力,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2.3发展:小型化+智能化,复合属性增强
历史上助听器一直朝着小型化发展,目前正在经历智能化变革。自20世纪以来,助听器一直致力于小型化的发展,随着技术路径的进步,助听器经历了多个技术形态,逐步具备了小型化的能力。由最初无法携带的大型扩音器,逐步演化为盒式、后到耳背式(BTE)、耳内式(ITE)、耳道式(ITC)甚至深耳道式等(CIC),现今最小型化的助听器可达到外观完全隐蔽的效果,其外形愈加美观、使用也更加便捷,极大的增强了部分患者的使用意愿。年代随着DSP数字处理芯片的功能日臻强大,第一台全数字助听器问世,为助听器的智能化奠定了基础。为了满足患者在不同声学环境下对声音补偿的需要,各种技术层出不穷,现今蓝牙技术和WIFI技术在助听器的应用,手机通话、自验配APP的出现使助听器的使用越发便捷。
助听器是技术驱动型产品,未来随着技术迭代有望实现医疗及消费层面的跨界,与可穿戴设备融合。我们认为未来助听器有望与TWS耳机、辅听设备等结合,1)医疗属性:由于助听器全天佩戴时间长(~14小时),可配合APP在健康监测功能方向有更深度的挖掘,例如心电图跟踪、跌倒报警功能等,均是近年可穿戴行业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