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就在刚过去的几周(如同每年秋冬季转换的时候一样),北京的天气总是会处于一种“阴晴不定”的魔幻状态。
而这件事情,
相信经历过年冬天,
那个PM2.5数字几乎每天都在爆表的冬天,
大家都记忆犹新。
数据来源:央广网
同样是年,
北京海淀温泉镇,
一群“有志闲散青年”并不想“坐以待毙”,
从“DIY空气净化器”开始的他们,
创办了一家企业,
一家有工商注册的机构,一家盈利性公司。
“卖空气净化器”是他们的业务,
“帮助别人”是他们做事情的方式,
很明显的是,
他们通常专注于后者,
从而在大众眼中,显得有那么些“怪”。
年,是他们找到自身定位的开始:
也因为这些“新的身份”,让他们更具有责任心与使命感。
一份“1:1.78”的《聪明空气影响力评估报告()》,用数字说话的他们,一直在用自己的商业力量,为更多人带来「好」的改变。
点击图片,下载阅读报告全文
11月5日(周四)晚8点,SmartAir受邀来到灵析直播间,聊一聊身为BCorp的「社会企业如何用商业手段推动社会发展」,同时将探讨「信息化」在助力社会企业发展方面的作用。
SmartAir致力于通过环保教育和价格实惠、有实验数据的空气净化器,帮助生活在空气污染中的人们抵抗污染危害。目前,SmartAir研发的产品已经被超过30个国家的用户使用,节省超过万人民币;同时将利润%投入到公众意识倡导和数据公开,并向全球20余个国家余人传播防护措施去应对空气污染。
SmartAir相信,干净的空气不是奢侈品!
灵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