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医院怎么样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230703/14337705.html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已知第i类车等效声级预测模型,当车流量大于辆小时,则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距离r可以预测的是()。
A.1m
B.5m
C.7.5m
D.15m
1.D
r--从车道中心线到预测点的距离,m,适用于r>7.5m的预测点的噪声预测。需要大于7.5m,只有D满足。
2某洗衣粉项目现二期工程拟开工建设,工程内容包含主要噪声源为干燥塔噪声,该干燥塔与一期已竣工验收并稳定运行的干燥塔工程参数一致,该干燥塔噪声源强计算可通过()获取。
A.干燥塔尺寸
B.参考一期测量结果
C.干燥塔进出压力差
D.干燥塔流速
2.B。
B选项的性质类比测量。噪声源强核算应按照《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准则》(HJ)的要求进行,有行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的应优先按照指南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无行业污染源源强核算技术指南,但行业导则中对源强核算方法有规定的,优先按照行业导则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3.风机的尺寸10m×10m,风机外侧Hz处测得的声压级为85dB(A),风机中心点处Hz的声功率级()dB(A)。
A.85
B.95
C.65
D.
3.D。
声功率级和声压级之间的转换。L声压级=L声功率级-gS,L声功率级=L声压级+gS=85+10×1g(10×10)=dB(A)。
4.某轻轨穿越居民区,为减轻对居民区噪声影响,采取相应减振措施,主要是降低()类型噪声。
A.机械噪声
B.空气动力噪声
C.传递噪声
D.结构噪声
4.D
隔振既适用于防护机器设备振动或冲击对操作者、其他设备或周围环境的有害影响,也适用于防止外界振动对敏感目标的干扰;若布局条件允许时,应使对隔振要求较高的敏感点或精密设备尽可能远离振动较强的机器设备或其他振动源。
5.下列隔声屏障的评价量中,表示实际降噪效果的评价量是()。
A传声损失
B平均吸声量
C插入损失
D计权隔声量
5.C
实际降噪效果只能在现场测得,只有C可以。A和D,在实验室测得。
6.如图,某声源与预测点之间有一声屏障,以下选项中,()可以正确表示声程差。
A.OS+SP-OP
B.OP+SP-OS
C.SO+OP-OA
D.SO+OP-SP
6.D
根据声环境导则附录A.3.4定义δ=SO+OP-SP为声程差。
7.某建设项目燃烧产生的废气污染物包括二噁英,以下选项中,()属于该建设项目的物料。
A.苯胺
B.1,4二氯苯
C.丙烯酸
D.二甲基二硫醚
7.B
二噁英的化学结构中包含氯原子。如果原材料中含有氯,在高温燃烧过程中,氯元素可能会参与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二噁英。
8.某企业工艺流程图如下,在进行物料流分析中下列环节不属于水损耗的是()。
A.蒸发损失
B.风吹损失
C.供水
D.排污水
8.C
不考虑中间过程的水。
9.对某设备投加含氧气题m3促进氧化反应,气体中含氧量20%,参与反应的氧气占氧含量的5%,氧化尾气排放量为()m3。
A.
B.
C.
D.
9.B
-×20%×25%=m3。
10.以下选项中,可以通过水吸收工艺进行回收的是()。
A.甲醇
B.苯
C.甲苯
D.二噁英
10.A
甲醇与水是完全混溶的,这意味着它们可以以任何比例混合。因此,在吸收过程中,水能够有效地捕捉并溶解甲醇。
11.下列适用于含6%正丁醇(在水中溶解度7.7g/g水、沸点.5℃)废水的正丁醇回收处理技术是()。
A.好氧处理
B.蒸汽汽提
C.厌氧处理
D.重力分离
11.B
正丁醇与水沸点相差较大,根据题干信息,蒸汽气体可以更好的去除废水中的正丁醇。
12.处理挥发性气体废气废活性炭,可选择的包装()。
A.**
B.敞口容器
C.编织袋
D.密封塑料桶
12.D
13.钠碱法去除SO2可选择()。
A.Na2CO3
B.NaHSO3
C.Na2SO4
D.NaCl
13.A
14.(缺少题干)
A.2#、4#、3#、5#
B.1#、4#、2#、3#
C.1#、5#、2#、3#
D.3#、4#、5#、1#
14.D
15.某煤矿项目产生的生态影响为()。
A.地表沉陷对地表植被的影响
B.**
C.**
D.**
15.A
16.可得到产污节点的是()。
A.工艺流程图
B.**
C.**
D.**
16.A
17.某项目对二氧化碳废气进行收集处理,不处理氮氧化物废气,根据表格内容,计算该项目最后的氮氧化物排放浓度()mg/m3。
A.***
B.65
C.67
D.***
17.C
[(×50)+(×80)]÷(+)=67
18.某项目拟建废气废液焚烧处置系统,由1台4t/h废气废液焚烧炉、余热回收烟气净化等单元组成,烟气经55m高排气筒排放。设置烟气污染物浓度在线监测采样的位置是()。
A.净化单元
B.余热回收单元
C.排气筒
D.焚烧炉炉膛
18.C
19.某2×MW燃煤电站项目,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站,4台m3柴油储罐供开工点火使用,可以作为环境风险事故情形设定的是()。
A.污水处理站检修硫化氢中毒
B.柴油火灾次生一氧化碳
C.电站锅炉爆炸事故
D.蒸汽管道灼伤事故
19.B
A属于非事故。C不属于危险物质。D不属于风险类型。
20.某新建项目所在区域为达标区,大气评价等级为一级,预测因子为SO2、NO2、PM10和PM2.5,评价范围内有m站、n站2个环境空气质量长期监测站点。该项目环境空气保护目标及网格点环境质量现状浓度的确定方法是()。
A.取各污染物相同时间m站、n站的监测浓度平均值
B.取各污染物相同时间m站、n站的监测浓度较大值
C.先取相同时间m站、n站的平均值,再取各监测时间平均值中的最大值
D.先取相同时间m站、n站的较大值,再取各监测时间较大值的平均值
20.A
长期—平均值。短期—最大值(先平均,再最大值)。
21.某新设煤化工产业园区开展规划环评,经核算,SO2和NOx的年总排放量为t,预测二次污染物PM2.5应选择的模型为()。
A.ADMS
B.AERMOD
C.CALPUFF
D.网格模型
21.D
SO2和NOx总年排放量>t/a,应采用网格模型。
22.某污染类建设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并开展大气专项评价,进行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估算时,必须收集的资料是()。
A.区域湿度条件
B.90m分辨率地形数据
C.评价基准年最高和最低环境温度
D.周边1km范围内建筑物平均高度
22.A
B地形非必须,C不是评价基准年。
23.对某生活垃圾焚烧厂项目大气环境进行补充监测,该地常年风向为E-ESE-SE,以下表格中为该建设项目附近的两个村庄,应在()进行布点。
A.冬季主导风向下风向的村庄1#附近
B.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的村庄1#附近
C.冬季主导风向下风向的村庄2#附近
D.夏季主导风向下风向的村庄2#附近
23.D
生活垃圾场的生活垃圾在夏季会产生更多的大气污染物,所以应在夏季;另外根据方位分析,村庄2#在该项目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24.宽浅河流预测模型采用()。
A.零维
B.平面二维
C.纵向一维
D.立面二维
24.B
宽浅河流在Y和X方向进行预测,即平面二维模型。
25.某小型浅水湖泊实测pH值为8,标准限值为6-9,该湖泊pH标准指数是()。
A.0.5
B.1.0
C.1.5
D.2.0
25.A
因为8>7,所以取限值=9,pH标准指数=(8-7)/(9-7)=0.5。
26.尾水流量0.05m3/s,浓度40mg/L,河段水流量0.15m3/s,浓度20mg/L,与河水完全混合后,COD浓度为()。
A.**
B.**
C.25mg/L
D.**
26.C
(0.05×40+0.15×20)÷(0.05+0.15)=25
27.地下水
28地下水采样用的装置1m3,需要()m3水洗井。
A.2
B.3
C.4
D.5
28.B
b)样品采集前,应先测量井孔地下水水位(或地下水位埋深)并做好记录,然后采用潜水泵或离心泵对采样井(孔)进行全井孔清洗,抽汲的水量不得小于3倍的井筒水(量)体积。
29.在某建设项目下游m距离的x点监测污染物的迁移,地下水水力坡度为1%,渗透系数为,有效孔隙度为0.25,污染物迁移到的时间为()d。
A.
B.
C.
D.
29.C
L=k·i·T/ne,T=×0.25÷÷1%=
30.为确定某项目地下水环境影响调查评价范围,根据公式计算潜水下游迁移距离为L。下列图中,调查评价范围确定正确的是()。
30.A
四个选项中只有A选项是高水位向低水位方向流动,即垂直于地下水流向,为正确选项。
31.土壤现状是6.5,增量是5,缓冲容量是2,土壤PH预测值为()。
A.**
B.**
C.4
D.**
31.C
6.5-5/2=4
32.土壤Cd现状监测值为0.2,Cd风险管制值为0.6,下列贡献值最接近管制值的是()。
A.**
B.0.35
C.0.6
D.**
32.B
0.6-0.2=0.4,最接近0.35。
33.缺一题
34.某水库项目建设征占地涉及猕猴生境,下列因项目建设产生的生态影响中,属于长期生态影响的是()。
A.水库淹没缩减猕猴生境
B.施工噪声惊扰猕猴栖息
C.临时弃渣场影响植被覆盖度
D.施工粉尘影响周边植物光合作用
34.A
BCD属于短期影响
35.对评价范围内生物多样性进行影响预测时,可选为评价因子的是()。
A.生境面积
B.植被覆盖度
C.物种均匀度
D.物种生物习性
35.C
物种多样性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物种丰富度、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等。
36.拟对面积15k㎡的某已建水库进行环境影响后评价,开展浮游生物采样调查时采样点数量至少为()。
A.3
B.4
C.5
D.6
36.B
37某项目进行生态调查,关于重要野生植物种调查结果统计表格填写内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级别根据《中国植物志》确定
B.濒危等级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确定
C.资料来源不包括本次环评现场调查
D.工程占用情况栏中,应填写生物量信息物种
37.B
生态导则附录B.10.2
注1:保护级别根据国家及地方正式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确定。
注2:濒危等级、特有种根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确定。
注3:资料来源包括环评现场调查、文献记录、历史调查资料及科考报告等。
注4:涉及占用的应说明具体工程内容和占用情况(如株数等),不直接占用的应说明与工程的位置关系。
38.某项目进行生态调查在填写植物群落调查结果统计表时,植被类型分类单位至少应统计到()
A.植被亚型
B.植被型
C.群系
D.群丛
38.C
生态导则。7.3.4根据植物群落类型(宜以群系及以下分类单位为调查单元)设置调查样地,一级评价每种群落类型设置的样方数量不少于5个,二级评价不少于3个。
39.关于生态影响评价制图与成图精度要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比例尺不能低于1
/p>
B.涉及生态敏感区时,应分幅单独成图
C.可采用任何类型相关图件作为工作底图
D.精度可略低于工程设计制图精度
39.B
生态导则附录D.2。生态影响评价制图应采用标准地形图作为工作底图,精度不低于工程设计的制图精度,比例尺一般在1:00以上。
调查样方、样线、点位、断面等布设图、生态监测布点图、生态保护措施平面布置图、生态保护措施设计图等应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比例尺,一般为1:0~1:。
当工作底图的精度不满足评价要求时,应开展针对性的测绘工作。生态影响评价成图应能准确、清晰地反映评价主题内容,满足生态影响判别和生态保护措施的实施。当成图范围过大时,可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方式,分幅成图;涉及生态敏感区时,应分幅单独成图。
40.下列野生动物野外调查方法中,最适用于调查静水生境较少的南方森林树栖型蛙类的方法是()。
A.卫星遥测法
B.粪便计数法
C.人工庇护所法
D.人工覆盖物法
40.C
《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两栖动物》术语和定义
3.5人工庇护所法把竹筒(或PVC桶)捆绑固定在树上或地上,查看竹筒中两栖动物成体、幼体、蝌蚪和卵。该法适用于树栖型蛙类较多且静水生境较少的南方森林。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中,至少有一个符合题意,多选、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41.机场周围环境噪声影响评价中,距跑道端2.8km航迹下方有噪声敏感点,可以有效降低飞机噪声对该敏感点影响的措施有()。
A.机场边界设置隔声屏障
B.采用低噪声飞行程序
C.敏感建筑物安装隔声窗
D.敏感建筑物功能变更
41.BCD
声导则附录C.4.6
a)通过不同机场位置、跑道方位、飞行程序方案的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分析声环境保护目标受影响的程度,提出优化的机场位置、跑道方位、飞行程序方案建议;
b)根据工程与环境特征,给出机型优选,昼间、傍晚、夜间飞行架次比例的调整,对敏感建筑物进行噪声防护或使用功能变更、拆迁等具体的措施方案及其降噪效果,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c)根据噪声影响特点和环境特点,提出机场噪声影响范围内的规划调整建议;
d)给出机场航空器噪声监测计划等对策建议。
42.时速为km/h至km/h的铁路噪声预测模型中,预测列车通过时的噪声贡献值,应考虑的主要噪声源有()。
A.集电系统声源
B.车间区域声源
C.轮轨区域声源
D.环境背景噪声源
42.ABC
根据声导则附录B.3.2。铁路(时速为km/h-km/h)噪声源声功率计算应考虑的声源包括集电系统声源、车间区域声源、轮轨区域声源。
43.厂房内边界处声压级计算公式如下,下列与厂房内边界处声压级相关的因素有()。
A.噪声源位置
B.噪声源至室内边界处距离
C.厂房内表面积
D.厂房内表面平均吸声系数
43.ABCD
声导则附录B.1.3
Lp1——靠近开口处(或窗户)室内某倍频带的声压级或A声级,dB;
Lw——点声源声功率级(A计权或倍频带),dB;
Q——指向性因数;通常对无指向性声源,当声源放在房间中心时,Q=1;当放在一面墙的中心时,Q=2;当放在两面墙夹角处时,Q=4;当放在三面墙夹角处时,Q=8;
R——房间常数;
S为房间内表面面积,㎡;
α为平均吸声系数;
r——声源到靠近围护结构某点处的距离,m。
44.某厂房设置增风机和冷却塔,下列降噪措施可行的有()。
A.调整噪声源布局远离噪声敏感点
B.调整选址加大与噪声敏感点距离
C.增压机加建隔声厂房
D.冷却塔加装消声装置
44.ABCD
声导则附录C.1.5。a)应从选址,总图布置,声源,声传播途径及声环境保护目标自身防护等方面分别给出噪声防治的具体方案。主要包括:选址的优化方案及其原因分析,总图布置调整的具体内容及其降噪效果(包括边界和声环境保护目标);给出各主要声源的降噪措施、效果和投资;
b)设置声屏障和对声环境保护目标进行噪声防护等的措施方案、降噪效果及投资,并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
c)根据噪声影响特点和环境特点,提出规划布局及功能调整建议;
d)提出噪声监测计划、管理措施等对策建议。
45.下列关于隔声罩的设置要求正确的有()。
A.隔声罩应密闭隔声罩缝隙空洞
B.隔声罩外壁材料隔声量应足够大
C.隔声罩材料内壁应采用光滑钢板
D.隔声罩内壁吸声量应足够大
45.ABD
46.锅炉蒸汽通过管道紧急放空,拟采用扩张式节流消声器降低噪声影响、消声器选用应满足的要求有()。
A.消声量大
B.附加阻力损失小
C.气流再生噪声小
D.尺寸与管道相同
46.ABC
47.某反应釜生产过程为釜清洗→釜内氮气置换→苯进料→氯化反应→反应产物出料,下列排放苯的工段有()。
A.釜内氮气置换
B.苯进料
C.氯化反应
D.反应产物出料
47.D
48.在下列设备运行过程中,产生含氮氧化物废气的设备有()。
A.汽油储罐
B.以天然气为燃料的锅炉
C.开式循环水凉水塔
D.固废焚烧炉
48.BD
氮氧化物产生原因有两种,一是原料里本来有氮氧化物,二是有燃烧反应,高温使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发生反应生成氮氧化物。ABCD的原料均中没有氮氧化物,但是BD发生燃烧反应会产生氮氧化物。
49.核算硫平衡时需要考虑()。
A.原料油
B.**
C.酸性水
D.液体产品
49.ACD
所有进料和出料,不包括中间流通的物质的量。
50.能源消耗需要考虑的量()。
A.燃料消耗量
B.电力消耗量
C.蒸汽消耗量
D.原料煤使用量
50.ABC
51.粉尘浓度mg/m3,出口烟气温度**,氮氧化物原浓度**,去除后浓度**(经计算去除率90%)可选择的处理措施()。
A.钢制烧结过滤器除尘+SCR
B.多级活性炭吸附
C.布袋除尘
D.旋风除尘+布袋除尘+NaOH
51.AD
52.下列生物处理法的有()。
A.接触氧化
B.表面曝气氧化沟
C.芬顿氧化
D.空气汽提
52.AB
53.下列属于危险废物的有()。
A.**
B.压缩机废机油
C.含油废水管道的油泥
D.石油储罐的油泥
53.BCD
54.某码头施工期为减缓生态环境影响,可采取措施有()。
A.3#雨水排放口施工不占用红树林
B.编制施工期海域生态监测计划
C.严禁施工船舶倾倒垃圾
D.施工避开主要经济鱼虾的产卵季节
54.ABCD
55.某煤制气项目以煤为原料生产甲烷外输,主要生产单元包括储煤、备煤、气化、甲烷化等。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情况下,该项目可采取的有效控制措施有()。
A.增加污水厂生化处理单元的曝气量
B.减少煤炭卸车量
C.制定并备案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D采取适当的压产、减产措施
55.BD
56.蓄热式氧化炉,处理EO/EG、MG等挥发性有机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不同污染物处理效率相同
B.不同污染物处理效率有差异
C.可以完全去除有机污染物
D.不存在催化剂中毒的问题
56.BD
57.环境风险应考虑将事故废水排放至()。
A.末端事故池
B.调节池
C.初期雨水收集池
D.污水管网
57.ABCD
58.编制高新产业区规划,需要直观清晰的了解基本农田和规划的情况时,应调查下列哪些图件()。
A.基本农田分布图
B.规划范围矢量图
C.高新区产业规划图
D.行政区域交通图
58.ABC
59.风景名胜区调查内容包括()。
A.风景名胜区中心坐标
B.风景名胜区边界距厂界最近点坐标
C.风景名胜区距厂界近点距离
D.风景名胜区边界距厂址中心距离
59.BC
60.某拟建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一级,SO2、NO2、H2S的年排放量分别为t、t、0.3t需要进行预测分析的基本污染物有()。
A.SO2
B.NO2
C.H2S
D.PM2.5
60.ABD
需要预测的一次污染物为SO2、NO2、H2S,二次污染物为PM2.5(建设项目SO2+NO2≥t/a)。其中基本污染物包括SO2、NO2、PM2.5。
61.某拟建项目大气评价等级为一级,可选用CALPUFF模型开展预测分析的情景有()。
A.厂址距大型水体约3.0km,主要污染物最大1h平均质量浓度占标率为%
B.评价基准年内存在风速≤0.5m/s最长持续时间为80h
C.项目周边最近气象站距厂址超过80km,且与厂址区存在较大海拔和地形差异
D.项目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以烟塔合一方式排放
61.AB
烟塔合一源应选择AUSTAL。CALPUFF模型适用于城市尺度(50km-几百km),长期静、小风和岸边熏烟。A缺少估算确认存在熏烟。当项目评价基准年内存在风速≤0.5m/s(小风)的持续时间超过72h或近20年统计的全年静风(风速≤0.2m/s)频率超过35%,应采用CALPUFF模型进行进一步模拟。当建设项目处于大型水体(海或湖)岸边3km范围内时,应首先采用估算模型判定是否会发生熏烟现象。如果存在岸边熏烟,并且估算的最大1h平均质量浓度超过环境质量标准,应采用CALPUFF模型进行进一步模拟。
62.大气非正常排放调查内容包括()。
A.污染源与污染因子
B.排放原因
C.排放浓度与排放速率
D.单次持续时间、年发生频次
60.ABCD
大气导则8.8.7.5。本项目各排放口非正常排放量核算,应结合8.7.1.3和8.7.2.4非正常排放预测结果,优先提出相应的污染控制与减缓措施。当出现1h平均质量浓度贡献值超过环境质量标准时,应提出减少污染排放直至停止生产的相应措施。明确列出发生非正常排放的污染源、非正常排放原因、排放污染物、非正常排放浓度与排放速率、单次持续时间、年发生频次及应对措施等。
63.关于地表水预测模型参数说法正确的有()。
A.糙率系数可采用经验公式估算
B.降解系数可通过实验测定
C.模型参数可任意给定
D.扩散系数可通过模型率定确定
63.ABD
64.某水体为宽浅河流,其影响预测内容内容正确的有()。
A.应预测下游控制断面等关心断面处各预测因子的浓度
B.应预测下游评价范围内水环境保护目标处各预测因子的浓度
C.应给出建设项目最大影响范围
D.应给出排放口混合区范围
64.ABCD
地表水导则7.5.1。水污染影响型建设项目预测内容包括:a)各关心断面(控制断面、取水口、污染源排放核算断面等)水质预测因子的浓度及变化;b)到达水环境保护目标处的污染物浓度;c)各污染物最大影响范围;d)湖泊、水库及半封闭海湾等,还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