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前5月江西空气优良率全国第七中国江西网 [复制链接]

1#
王家怀在中科白癜风医院的出诊时间 http://www.mvdtj.com/
文/高译丹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章娜6月4日上午,江西省“六五环境日”新闻发布会在昌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十三五”期间,我省10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年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具体目标是: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控制在92%以上;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断面比例达到90%以上,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全省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4.7%,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继续名列中部省份第1今年1-5月份,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6%,全国排名第7“十三五”期间10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鄱阳湖流域超历史大洪水的考验,在下半年气象条件极为不利的情况下,经过全省上下共同努力,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继续居全国前列。在空气环境质量状况方面,我省10个设区市空气质量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据统计,年,江西全省空气质量实现持续改善,圆满完成“十三五”考核目标任务。全省PM2.5浓度年均值为30微克/立方米,比年下降14.3%,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4.7%,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两项指标均继续名列中部省份第一;10个设区市PM2.5浓度年均值达到或优于二级标准,较年增加了3个设区市。在水环境质量状况方面,鄱阳湖水质持续改善。年,全省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为94.7%,与年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6%,同比上升2.7个百分点,高于国家目标值10.7个百分点,无Ⅴ类及劣Ⅴ类水质断面;长江干流江西段所有水质断面全部达到Ⅱ类标准;设区城市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年,江西鄱阳湖点位水质优良比例为41.2%,与年同比上升35.3个百分点;数据显示,3年来,鄱阳湖主要污染物总磷浓度一直呈下降趋势,年为0.mg/L,年为0.mg/L,年为0.mg/L,与年同比下降15.9%。鄱阳湖水质持续明显改善。“十四五”期间全省空气质量总体达到二级标准我省“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是:全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保持全国一流水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控断面确保减Ⅳ保Ⅲ争Ⅱ;空气质量稳步提升,确保全省总体达到二级标准;土壤和地下水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风险得到进一步管控,农业农村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碳排放强度进一步下降。年我省生态环境保护具体目标是: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0微克/立方米以内,全省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控制在92%以上;全省地表水省控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断面比例达到90%以上,其中,国控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断面比例达到92%以上;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93%以上,全省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0%以上,推进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全国排名第七为高标准打造美丽中国“江西样板”,全省各地各部门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今年1-5月份,我省生态环境质量继续稳步向好,生态环境工作取得新突破。省生态环境厅一级巡视员石晶表示,今年1-5月份,我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截至5月24日,全省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95.6%,全国排名第7,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较-年三年同期均值上升6.8个百分点。PM2.5浓度均值为33.3μg/m3,低于全国平均约7μg/m3,较-年3年同期均值下降25.3%。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中有升。虽然年全省地表水断面数量较“十三五”增加45个,国考断面增加59个,但全省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与同期相比变化幅度不大,特别是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稳中有升。4月,全省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2.8%,其中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4.8%,同比提升3.8个百分点;1-4月,全省地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同比持平;全省县级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为%,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实现土壤法规和标准“零”突破关停取缔企业家据了解,今年1~5月份,我省实现土壤法规和标准“零”突破。《江西省土壤污染防治条例》自年1月1日起施行,《江西省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将于年7月1日起实施,条例和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省土壤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同时,一批“散乱污”企业得到有效整治。截至4月30日,全省共发现“散乱污”企业家,其中关停取缔企业家、拟整合搬迁类企业21家、拟升级改造类企业62家。为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财政厅印发了《江西省生态环境违法举报奖励办法》,今年5月20日起正式施行,最高奖励金额从10万元增加至20万元,鼓励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构建社会共治新格局。此外,我省深入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今年力争创建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持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并组织开展第四批省级“两山”基地评选,深入推进省级生态市县、生态乡镇创建,加强动态监管,实行红黄牌制度,严把创建质量关口。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