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流行各国采取禁足措施,人类社会生产活动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生态有所复苏,但是科学家警告空气污染可能是暂时下降。
《每日邮报》报道估计,自从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全世界有超过20亿人宅在家。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全球生产和交通之际,一些城市和地区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水平显著下降。
科学家们说,到今年5月份,通常是落叶腐化助推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峰时期,但所监测到的排放水平可能会是10年前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
纽约市的交通量同比下降了35%
与去年同期相比,纽约市的交通量估计下降了35%。
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还发现,纽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了5-10%,甲烷的排放量也下降了很多。
在控制新冠疫情期间,越来越多国家实行限足,人们被迫在家,减少出行,也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让自然开始复苏,环境开始有所改善。
中国、印度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如北京,武汉等地的很多城市重现蓝天白云。
北京重现蓝天白云
美国太空总署最近的卫星图片显示,中国上空的空气污染程度大幅度降低,而这部分原因是中国政府为控制冠状病毒疫情而停工,工厂生产创下破纪录新低,如煤炭钢铁等重工业气体排放减少所致。
专家们认为,这很可能导致今年中国的碳排放总量下降约1%。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比利时王家天文台地理学家和地震学家托马斯·勒科克似乎最早注意到这一现象。
他说,自从3月中旬比利时为防止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采取限行措施以来,首都布鲁塞尔的地震背景噪音减少30%-50%。
比利时布鲁塞尔
比利时王家天文台在推特发布消息说,“地球继续震动”,但“主要由人类活动(汽车、火车和工业等)引起的地面动静轻了不少,也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其他国家地理学家也注意到这一现象。
英国地质勘查研究所一个研究地震的团队发布图表显示,英国采取限行措施之后,伦敦盖特威克机场附近监测到的噪音水平显著下降。
法国地震学家克劳迪奥·撒特里亚诺也在推特发布消息说;“因为新冠病毒限行措施,巴黎地震噪音显著减少。”
由于地震背景噪音减少,研究人员得以探测到一些平时不易觉察的小地震和其他地震事件。
对普通人而言,地震背景噪音减少或许能鼓励他们为防止疫情扩散宅在家。
尽管对这些研究结果也有不少需要继续探讨的问题,但它们反映了新冠病毒疫情有关的环境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