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牢记嘱托走在前勇担使命开新局加快建设 [复制链接]

1#

格尔木,青海省第二大城市,地处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南缘,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在中央和省州的热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格尔木由偏居一隅的高原内陆驿站,逐步发展成为青海向西向南开放的门户,为祖国西北民族地区团结进步、为全省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格尔木市围绕“一带一路”门户节点城市、全国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青海省副中心城市、柴达木城市群的核心区等国家和青海省赋予格尔木的定位要求,通过统筹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棚户区改造、城市“双修”试点、高原美丽城镇和乡村建设、环境综合整治等多轮推动,以及举全市之力实施“北五”片区拆迁改造,谋划推动格尔木国际陆港等重大项目建设,城市骨架逐步拉开、建设力度加大、功能不断完善,有效推动了城市人口、功能布局调整优化和各区块协同发展,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不断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健全政策快享机制

有力打好稳增长“组合拳”

2月26日,格尔木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发布了年政府工作报告。全市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比上年增长8.6%。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4.37亿元、增长41.2%,创历史新高。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增长5.1%,高于全省元。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居全省前列,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在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下,经济大盘持续回升、稳步向好,与格尔木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推动事项标准化和流程再造、全力优化营商环境密不可分。

“现在真是方便,我要申请个执照,一扫码就知道需要带哪些证件和资料,办理流程也可以通过手机查询,全程电子化服务,不用再到处跑着咨询了,特别便民。”在市政务服务大厅,想要申请营业执照的宁先生说。

年,格尔木市积极践行尊商、护商、安商理念,扎实开展“营商环境整治年”活动。“扫码流程清”,企业“愿意办”,审批服务“网上办”“一窗办”“马上办”“一次办”,数据多跑路,群众零跑腿;与22个省(自治区)的个县(市、区)政务服务部门云上签订政务服务“跨省通办”合作协议,并与个县市建立“跨省通办”帮办代办工作机制,设置线下专窗……这一项项惠民举措和一组组数字,代表着政府部门甘愿当好企业发展的“服务员”,全力营造一流的政务服务、投资建设、产业发展、创业创新和法治人文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

新年伊始,格尔木市就召开“助企暖企春风行动”企业家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建议,进一步研究制定更有针对性、更加精准的政策措施,努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工人返岗率有多少?”“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市委副书记、市长冉清深入企业调研,走进施工现场,与企业负责人面对面交流。针对部分企业提出的水电路等问题,冉清强调,要加强跟踪督促,主动靠前协调服务。企业及时把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反映给有关职能部门,用好用活各项支持政策,争取问题早解决、企业早受益。

坚决有力打好稳增长“组合拳”,开展助企纾困十大行动,健全经济运行调度机制,是稳住经济大盘、激发市场活力的重要举措。格尔木市结合实际,抓关键问题、抓实质内容、抓管用举措,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用创新的眼光看待新形势,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宽松便利的营商环境,进一步提升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协同治理和服务水平。

加快产业“四地”建设

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风电

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海,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为青海高质量发展擘画重大战略,提出打造产业“四地”重大要求。

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格尔木盐湖化工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后,盐湖化工产业一直保持着高速发展的态势,现如今盐湖资源开发已经形成了钾盐、钠盐、镁盐、锂盐、氯碱五大产业集群。

近年来,格尔木市利用科技创新驱动产业不断发展,强化技术攻关,有序推进锂、镁等盐湖稀有资源的开发应用。年,青海省首个“揭榜挂帅”科技攻坚项目《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关键技术》落户格尔木,年内已试产成功,对于开发盐湖镁资源有很好的引领作用,有利于加快推进盐湖镁资源的产业化。通过产业协会、政府指导等方式,引导各盐湖企业联合攻坚,提高技术优势,做好延链补链强链;促进石墨、镍钴等有色金属、新能源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扩大产能,提升产品产值,增强盐湖产业发展动力。

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在格尔木城郊,一个个“大风车”不分昼夜地旋转,一排排浅蓝色的太阳能电池板熠熠生辉,让这片原本贫瘠的土地变得有声有色,将无尽的风能、光能转变成电能,成为循环经济建设不竭的宝贵资源。

“格尔木这种独特的优势,给我们新能源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荒芜的沙地到如今的光伏光热产业园,一片片光伏板、定日镜追光逐日,成就了我们电力人的梦想。有人称这里是‘太阳城’,我认为名副其实。”一位电力职工如是说。借助格尔木太阳能、风能的优势,多家新能源企业入驻柴达木广袤的土地上。

近年来,格尔木市抢抓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机遇,依托独特资源禀赋,全力推进并网光伏、光热、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国家首批多能互补集成优化示范、第三批“领跑者”光伏发电应用基地等重大引领示范项目建成投运,对清洁能源综合利用、降低清洁能源电价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今后将重点加快推进青海省第二条清洁能源外送通道、抽水蓄能、先进储能技术重点实验室、能源革命示范基地、氢能应用示范城市、核能供热发电、风光核多能互补等重大项目建设,为青海省建成国家重要的“新型能源产业基地”和“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创建能源革命示范省”作出积极贡献。

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格尔木市以“青藏高原、世界屋脊、昆仑文化”为轴心的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有长江源头、万丈盐桥、雪山冰川、昆仑雪景、瀚海日出、沙漠森林等独具特色的自然景观。依托昆仑山、盐湖等世界级旅游资源,近年来,格尔木主动融入柴达木旅游环线和全州昆仑之巅大环线,打造旅游新业态,创新旅游特色产品,提升服务游客质量。

在现有旅游产业发展基础上,格尔木市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休闲消费需求和生态环境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高原生态旅游和文化体验为主要发展方向,打造“万山之祖”“昆仑大峡谷”“西王母瑶池”“盐湖雅丹”等标杆式旅游项目和重点景区;加强察尔汗梦幻盐湖、胡杨林沙漠公园等景区建设;盐湖文旅康养小镇、昆仑天街、自驾车营地、方程赛车赛事城、六子湖生态文化教育基地等一批旅游体验项目,已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高原休闲度假新方式。

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都说青海的羊喝的是冰山融水,吃的是冬虫夏草,我们格尔木的羊肉更是味道绝美。”“原来沙地里还能长出这么甜的蟠桃和人参果!”“枸杞产业是柴达木盆地的特色优势产业,独特的自然环境形成了枸杞的高原品质,枸杞已成为柴达木盆地特色农业的一张品质和声誉的金名片。”

年开始,格尔木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及省州市委农村牧区工作会议精神,紧紧抓住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目标,全面推进格尔木市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市建设。

格尔木地域辽阔、光照充足,耕地和草场无污染,发展纯天然、高品质特色农牧业条件得天独厚。作为海西州枸杞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出产的枸杞颗粒大、肉质厚、色泽艳、味甘甜,其中盛产的滋补“软黄金”黑枸杞,被誉为“花青素之王”。目前,全市枸杞种植面积达到9.3万亩,已建成全省首个国家级农产品(枸杞)质量安全示范区、首个枸杞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示范区。

除了不断做大枸杞产业,“格尔木蒙古羊”“唐古拉牦牛”“唐古拉藏羊”等特色品牌,利用“互联网+”,通过“青藏优品”特色购物平台出村进城,构建“产加销”一体化输出网络,提升高原、有机、绿色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具有格尔木特色的绿色有机品牌。

格尔木市统筹“四地”全要素资源,延伸拓展产业链条,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发展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全面擘画生态

文明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固绿水青山之本,筑绿色发展之基,格尔木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把三江源保护作为青海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的重大要求,坚决扛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天朗气清,抬头远望是醉人的‘天空蓝’。碧水泛波,环顾四周是怡人的‘湖水绿’。你说美不美?”家住格尔木市小岛村附近的居民把拍到的风景照片分享到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